上海诗社 加入社团
1632
成员
897
粉丝
2292189
人气

《上海诗社部分推荐作品赏析》(第2期)

梦湖苑 发布于 2020-08-02 23:16   点击:737   评论:1

1,七律•春潭(译诗)    
文/云生

深林潭镜映苍穹,将伴寒花慨命终。
不入溪流归隐逝,却爬根干化茏葱。
抽芽茂树萌多片,竭泽摧花虑几通。
戕我清灵花与水,所依积雪昨消融。
( 说明: “花”字多处重复,因原文“flowers”也多处重复。)

附原诗:
Spring Pools
Robert Frost (1874 – 1963)

These pools that, though in forests, still reflect
The total sky almost without defect,
And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chill and shiver,
Will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soon be gone,
And yet not out by any brook or river,
But up by roots to bring dark foliage on.
The trees that have it in their pent-up buds
To darken nature and be summer woods --
Let them think twice before they use their powers
To blot out and drink up and sweep away
These flowery waters and these watery flowers
From snow that melted only yesterday.

【蒙特利点评:】
译诗很难。从对外语原诗的阅读理解,转换成当今汉语思维与表达。再把这个思维与表达,(在本例中)写成七律,这考验的不仅是外语汉语功力,更是古文功力诗词功力。作者无疑是百万挑一的皎皎者,不仅成功地把英语原创诗歌的精髓用汉语表达出来,而且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创作,把中国古典七律的平仄美,声韵美,对仗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具黛玉葬花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翻译创作的要求永无止境。在成功完成本诗翻译创作后,作者提出了更高挑战:【"花”字多处重复,因原文“flowers”也多处重复。】

建议:
采用【华,英】取代两个【花】字。
此外,be gone 原意是离去,译成【命终】固然是不错的。但就英语原作全文的积极向上精神状态而言,此处或许可以理解为【新陈代谢】。建议译作第二行的【慨命终】,可以改为【换季中】。第七行的【戕】可改为【任】,第八号的【所依】可改为【欢歌】。
考虑到古文语言习惯,建议译作第五行【茂树】,第六行【催华(花)】,调整为【树茂】,【华摧】。
这样或许可以有个非林黛玉式的自然生态译作版?

修改后如下:

深林潭镜映苍穹,笑看寒英換季中。
不入溪流归隐逝,却爬根干化茏葱。
抽芽树茂萌多片,竭泽华摧虑几通。
任我清灵花与水,欢歌积雪昨消融。

2,七律•无题
文/南山客

堪笑浮生数十秋,逢人每说旧风流。
烟霞有梦闲方觅,名利如缰早应休。
老去行藏慕陶谢,醉时意气比曹刘。
常因无用失青眼,为剩多情终白头。

【耿介斋点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群里的诗词大咖南山客的一首七律。
诗里用典多,加上无题诗多是一种深沉的自我抒发。我先用白话译出来,可能会有利于阅读欣赏。
首联 堪笑浮生数十秋,逢人每说旧风流。
虚度几十年了,可笑的是,逢人就说(自己)当年过关斩六将。
颔联 烟霞有梦闲方觅,名利如缰早应休。
一直到有闲了,才想起对红尘梦想的企盼,
其实早就应该,结束名缰利锁的的桎梏了。
颈联 老去行藏慕陶谢,醉时意气比曹刘。
年龄大了,言行举止都更倾向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
只有喝醉酒时,偶尔会展现曹操煮酒论英雄时那样的义气风发。
尾联 常因无用失青眼,为剩多情终白头。
经常因为自己“无用”而不被赏识、器重,
为这内心深处保留的多情,头发终于白了。

对这首诗谈几点感觉。
首先,
可以感觉区区几十个字,作者融入了这许多内容,一点也不单薄。
怎么做到的呢?是恰当的用典。
浮生,青眼,曹刘,等。这些典故,把许多的内容压缩进这两个字里。这两个字所蕴含的东西,要展开说,起码要半页纸。用了典故,两个字就把意思说明白了。
读这首诗, 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苍劲厚重。 这,也与恰当的用典有因果关系。

其次,
这么有厚度有质感的诗作,大家不需要翻字典,字词都耳熟能详。
本诗的这个特点,也正是南山客诗家的诗词特点。
在吾爱专栏里曾经有几首悼亡诗,用繁体字倒不算奇怪。让人纳闷的是,用了许多只有特色字典才能找到的异体字,生僻字。试想,这有什么意义呢?用生僻字不代表知识积累深厚,马云、任正非手上都没有巨大的金戒指。
希望赋于自己的诗词以力道,厚度,并不需要指靠艰涩难懂的字。

其三,
诗词失去吟唱功能之后,对仗,是诗词的无限韵味主要来源之一。
南山客这首无题诺中,像:‘老去行藏’对‘醉时意气’,‘慕陶谢’对‘ 比曹刘’,‘青眼’对‘白头’等等。从词性,到词的结构,严丝合缝。读起来很享受。
这首诗凡应该对仗之处,都做成了工对,且尾联也入对。这当然是因为诗人的功底厚实,也必然是因为诗人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非常认真的态度。

其四,
这首无题诗,让我们领略到厚重与严肃的美,却同时有顺畅、敞亮、明明白白的特点。 没有一点杂乱的感觉。深则易涩,浅则易水。这首诗是怎么做到既厚重又明快的呢?
我感觉,一个根本原因,是诗人不拖泥带水,能够除冗去杂,沿着心里形成的一条线直奔主旨。凡与这条表达主线无关的字词,一个都没有。这一点更是我们应该仿效的。
一个人的文字能力,常常决定于砍掉没用的内容的能力。这个话是一位大人物说的。名字和原文都不记得了。
每一首诗词开始创作时,脑子里都会同时产生多个闪光点。这些点里面,一定不是全部需要保留的。不去掉,就是冗余,累赘。如果这也不舍得丢,那也想保留,不知道取舍,很难在诗词创作方面攀登到高处。

其五,
这首诗对仄平的格律有着熟练的运用。检测时共出现四个红蓝字。其中第五句的慕拗陶救,第七句的无拗失救,末句的终虽然是红字,但全句三仄四平,平仄平结尾,于韵律无伤。
以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把这几个检测出现的彩色字变为黑颜色根本没有困难。诗人为什么选择用拗救呢?------岀于对追求诗意的坚持。
我们写诗时,不要因为仄平韵,把字词弄烂, 弄得不知所云。
表达,是一首诗产生与存在的基础。不害意,是金玉之律。我们应该多掌握一些技巧,在不害意的前提下,力求合乎格律。

其六,
这首诗默诵很美,大家试着读出声来,会发现朗读更美。
为什么呢?诗人重视了对抑扬顿挫的追求。诗的抑扬顿挫,影响最大的不止是偶数句末的韵脚,还有奇数句的尾字。
先看看这首诗四个奇数句的尾字,按老声调分别为平、去、去、上。
前人写诗,崇尚奇数句末字分别用平上去入结尾。现在没有入声,这首诗就多了一个去声。我想,这应该是诗人的有心安排。
甚至,用古人也斥为苛刻的"八病“标准去衡量这首诗,也只有尾联的‘青’和‘情’近乎小韵(颈联的陶谢与曹刘中的曹和陶,因在固定词组中,不属于小韵)。诗人注意细微末节如此,难怪我们默诵这首诗时,立即会感触到浓浓的韵律美。
强调一点,对‘八病’这个概念不用多关注,按照吾爱里的工具检测后,适当拗救即可。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就完全否定八病之说。说这些条条框框本身就是弊病。----“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总的看来,
南山客这首无题诗, 在温文平和中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沧桑块垒,有老杜的苍劲典雅凝重,无小李的朦胧隐晦模棱两可。是一首很好的作品。
至于第五句的慕拗陶救,形成了仄平仄结尾,算不算 准 标准句式?或者说,允不允许这样的拗救,目前存在不同说法。
我的观点是,既然全诗的 韵味浓郁,对仗工稳,苍劲厚重,好像就没有必要纠缠这个了。
末句的终字,有说可以看作对失字的再救。
这个似乎也不必深究。在仄平韵方面,末句总的仄平能三对四,尾三字不全同即可。
如果调整为:终为多情叹白头,仄平韵方面更为检测标准接受,却未必与作者‘为剩多情终白头’的原意相符。

【康庄安庆点评:】
@耿介斋 《无题》评点,十分细腻,表述清晰,在诗词技艺评点上,甚佳之文,值得学习!
行文中心,在“技艺”,未尝不可——如针对格律等等问题。
而任何一首诗词,中心当在“意境”;尤其,对弦外之音幽远者,更需深入其中,方显其美象。
观原作,标《无题》,应深意;但弦内外,仅感叹,“自我”甚浓,不具备一定代表性。意境,,平而淡,没有“幽远”美境。。。比对:
人生路上好奔忙,未出风光已夕阳。
  多少愿心多少盼,终成画饼绕前梁。
它带有一定普遍性,社会能向前迈步,是在大多数“牺牲”基础上,项羽成就了刘邦——从“英雄”个人看,而从社会看,成就了新朝代;所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处“未出风光已夕阳”,就表达了“牺牲”之凄美。。。全诗意境十分幽远,令人无穷回味。。。
只是技艺娴熟者,又冠之《无题》欲表达深意来说,必当在“意境美”上下功夫了。。。
我只是从“诗词美学”,出发而分析,不对个人褒贬,盼请理解。。。

【蒙特利点评:】
建议“烟霞有梦闲方觅,名利如缰早应休。”有商讨的,我建议如疆改为无疆,“名利无缰急应休”。

3,七律•清 明
文/王克敏

丝丝细雨润清明,祭祖年年野岭行。
谷底山溪吟旧曲,坟头小草泛新茎。
思亲梦里斑斑泪,尽孝生前点点情。
未报深恩人愧疚,冥钱一串表心诚。

【康庄安庆点评:】
记得去年此际前后,与梦湖苑社长交流,提出“我想我可不可以为上海诗社,来一个特色栏目:诗词美学篇 ——以写诗评及美学理论为主,是其他诗社所不具备的”,社长既支持,又需创造条件;
      如今,在这“映日荷花别样红”里,“上海诗社诗词评点”活动,终于拉开序幕——佳!
     “要做,就做出特色”—— 咱们评点,也应特色也。。。
      蓝公,点名《清明》清泉石上流。。。我试试——
    “谷底山溪吟旧曲,坟头小草泛新茎。”——韵和仗工,也很流畅,甚好之联!
      若从“意象”看,有改进处——
     以“谷底山溪吟旧曲”句为例,说明之。
     “谷底山溪”,实为一象,即“谷溪”;又,“旧曲”与“新芽”对,但“旧曲”,不如“故曲”耐回味,此处“故”者,儿时也。。。
  若修成——
“小径山溪鸣故曲”—— 意象更丰,儿时养育之境,更彰显。。。
      “意象丰富”,是写诗词之要领。好些诗句属叙述性,易陷述中;如“笔力刚遒韵律新”;七言句,可三意象,甚至四意象,而此句,陷入叙述,浪费空间,只能两个意象,惜哉。。。
       你可比对: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意象何其丰富!因之风韵铿锵优雅,意境幻美幽远

      欢迎作者与诗友们,予以斧正!

4,七律•庚子七月中旬江淮洪灾感
文/絮雪飞花

银河底漏泄连天,可怕江淮化恶渊。
坝毁房淹洪肆虐,禾亡物损寐难眠。
神兵突至长城筑,灾众平移政府牵。
大水无情人有义,军民携手度危艰。

【玉壶焚冰(怡诗子君)点评!】
此七律首联“连天”和颔联“难眠”挤韵了。淹是ān韵,与韵脚押同韵,最好是避免发生。
首联是描写因连天的大雨,江淮一带地区被雨水袭击灾情非常严重;颔联:大坝决堤,大水肆虐房屋被水淹,田地里的农作物也遭到洪水破坏,人们昼夜不能安宁。颈联:描写党和政府的关怀,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急群众所急,不顾安危与灾害做斗争。尾联和:对全诗进行总结,有党的正确领导,有人民军队的保驾护航,体现了大爱无疆,大水无情人有义,团结一致携手度危艰。
全诗启承转和清晰流畅,诗意表达通透,浓郁的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5,临江仙•分洪有感
文/滨江华月

江湖一半茫苍里,惊洪欲去还留。
泼天狂泻几时休?
忍心放三峡,焉得效鱼游。

卷地浪花宽似海,青山廓外虚浮。
满街洁蹈只能舟。
彩云都变雨,兀自使人愁。

【宏柳葳蕤(梦的月亮)点评:】
应蓝社长安排,让我点评一下滨江华月老师的佳作《临江仙》●《分洪有感》。由于本人资历尚浅,水平限,但在蓝社长的安排下只好免为其难地点评一下,对点评可能出现的误请滨江老师谅解,也请各位老师体谅。
不得不说滨江老师这首词文笔流畅,形象生动,词句华美,气势恢宏,运笔老到。
上篇明了的叙述了无止无休的洪水之凶猛,特别是“惊洪欲去还留”。的这种现实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是精品之作。惊洪让人联想到就象受惊的猛兽被关在笼子里横冲直撞,去还留?这无休止而是铺天盖地的水只有昧着良心放到三峡里,而这些水并不能守着鱼儿一起,只能泄洪了。
描写细腻,意深奈品。
下篇更是波涛壮阔,“卷地浪花宽似海,青山廓外虚浮”洪水给江面上造就了咆哮的浪花和宽广浩瀚的水面,像海潮一样,就连青山也是虚浮在这汹涌的水里面,气势恢宏磅礴,寥寥数语,概括了洪灾之万象。
唯一不足的是“满街洁蹈只能舟”这句应该是水位过高,人无法践行之意,而“洁蹈”二字我自己认为洪水都是黄水混浊,用洁好像有些不当,这是我的个见。班门弄斧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海涵。

6,鹧鸪天•歌吟剡溪
作者:摇花

九曲清溪画意浓,嵊山依恋影千重
瑞霞投映斑斓色,莺燕翻飞碧翠峰。
云梦泽,水晶宫。几回情寄月明中。
时人已惯桃源里,便引荷香醉晚风。
 
【还我年华点评:】
此词是作者在晚年浮躁尘纷岁月,诗人淡泊明志,借家乡嵊山母亲河自然风光,凭自己超脱幻觉,空灵情怀,依托明月,寻找与世无争的传说中的世外桃花源,实现自己人生美好理想,过着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幸福生活而安逸晚年。
词中前半阙诗中展现出家乡嵊山母亲河一路走来,两岸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犹如一幅画图美景,降落人间。
后半阙凭作者超脱理想,在多少个人间夜晚,情托明月,寻找母亲河上虚无缥缈的“云梦泽,水晶宫”来实现自己世外桃源生活,在夏日清风爽爽,荷香静谧环境下,醉享人生美好夜晚。同时“晚风”在作者笔下应该具有两层意思吧!
此词借景抒情、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希望志向,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写照。有感不足之处,是否标题“母亲河”过于精简了,让读者错觉是黄河母亲河。或写“嵊山母亲河”“家乡母亲河”个见。谢谢!
  注:今日点评,存在不到位、不足地方,望老师们多多包涵。谢谢!

(完)
礼物 打赏 赞(41) 收藏(6)
诗词吾爱网推出超级会员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