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古今诗歌 男  
  • 注册日期:2019-12-25
  • 最近登录:2024-04-18
  • 粉丝人数:13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古诗词中的错综句(倒装句)

古今诗歌 发布于2020-08-28 21:16   点击:6512   评论:0  
【内容提要】错综句,即“倒装句”法。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倒装”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情况及作用,为符合声律的要求;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为了追求“新意”;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诗歌错综句反逻辑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学古诗要从语法入手。我们要通过语法分析解读诗语;通过弄清诗歌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读懂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从而理解文本,进而进行这方面诗歌创作。
古诗词中的错综句(倒装句)
【内容提要】错综句,即“倒装句”法。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倒装”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情况及作用,为符合声律的要求;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为了追求“新意”;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诗歌错综句反逻辑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学古诗要从语法入手。我们要通过语法分析解读诗语;通过弄清诗歌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读懂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从而理解文本,进而进行这方面诗歌创作。

错综句,即“倒装句”法。 古人在写作时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诗人因表达的需要而改变诗歌句子的关系,一般是倒置诗歌当中相临两句的顺序。如: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

第一,按诗句简单、复杂分类
杜甫写诗,善用倒装句式。杜诗中倒装句式数量之多,形式之繁,是其他诗人的作品不可比拟的。倒装句式大体可分为简单与复杂两种情况,简单倒装句式,杜甫用得非常多,例如: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王命》
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南楚》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玉台观》
内分金带赤,思与荔枝青。《赠翰林、张四学士垍jì》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复杂的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杜甫这诗是写回忆长安景物,语绝矫健。他要强调京城里景物的美好,说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用的是描写句,把重点故在香稻和碧梧上,是侧重的写法。要是改了的话就成了叙述句,就会显得拘泥。说鹦鹉啄余还可解释,说凤凰栖老显然是虚的。诗人将原属宾语位置上的“香稻粒”与“碧梧枝”拆开分成分属主、宾位置的词语,形成了词和词、词组和词组的交错衔接,显得奇崛有致,突出了风物之美。

又如: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宋  白玉蟾《快轩书怀》 
按正常顺序,连夜雨打残柳絮,五更风吹得桃花飞落。宾语提前。有人把颈链改为“桃花(吹散)五更风”,对仗更工。

第二,关于“倒装”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情况及作用
(一)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诗词有其严格的格律限制,诗词需要符合韵律规则,押韵和平仄。因此,作者在表达时就出现了词语的倒置。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诗中“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调换语序,一是为了避免颔、颈两联动词都用在句末,将“归”、“下”换到句中,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让“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词《忆秦娥》  
其正确语序应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这里出现了因果倒装,作者为了与下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形成对仗和韵律上与后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形成顶真修辞的需要而改变语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词《蝶恋花》   其中“绿水人家绕”应为“绿水绕人家”,这里“绕”字后置主要是为了与“小”“少”“草”“道”“笑”“恼”押韵。

(二)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诗人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情感,在写作时有意将词语的语序改变。如: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北宋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后一句应为“黄花报霜信”。此处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突出自己晚年生活的“凄楚”情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遥望”为“远远地望”,此处突出强调了在外守卫边疆城池的士兵遥望着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也是为平仄的需要。
  
(三)为了追求“新意”而改变词序、句序、结构的情况 
所谓“新意”即:事物不新字词新,字词不新事物新,字词不新句子新,句子不新结构新,结构不新立意新。要想达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这一目的,按照常规思维表达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因此诗人就会考虑选择词序或句序的变换。
古诗句中常常出现一些成分错位的情况,阅读时需要还原正常的语序,我们才能理解诗歌意境。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主谓倒装,正常的语序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意即“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像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鬓”“玉臂”本是它们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3、主宾换位。如白居易《长恨歌》
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
卢纶《塞下曲》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

4、定语的位置。诗词曲中的定语的位置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词挪前挪后。
定语挪前。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孤城”就是“玉门关”,是“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在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就很容易让人在诗意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又如: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诗人为了押韵,把定语“月”放于句末,但作者“飞渡”的显然是“镜湖”而非“月”。这就是定语挪后。  
再如: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初阙》
正常语序应为“新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如果采用正常的语序,就难以实现创新,同时也会缺少很多诗味。
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正常组词“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的意境美就会大大折扣。
又如: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晁補之《临江仙·信州作》# 
明显是要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不同。
  
5、结构上的求新往往以倒叙为主,诗人选择倒叙的行文方式主要是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化平淡为神奇。如: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用去年和今年的今日在都城南庄的见闻不同而引起内心无比的惆怅和感伤之情,诗歌采用倒叙手法将一个很平常的见闻写得饶有情趣。
  
(四)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而使用倒装
凡是可以用反复、对偶、排比、回环等整齐或比较整齐的语句,却故意加以变化,用参差的形式,别异的词面写出来,这种修辞现象就叫做错综。运用错综的修辞手法,可以避免语言呆板、单调,而使之生动、活泼、多样。如: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这里的词序颠倒与前面顺序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形成了错位之美。


学作错综(倒装)对
槭叶打残连夜雨,黄花吹醒五更风。  古今《排律·初冬唐山即景》
实际是连夜雨打残槭叶,五更风吹醒黄花。突出槭叶、菊花初冬不畏初寒的姿态。

冬日布银连夜雪,风沙留褐五更禾。   古今《七律·天高地厚》
在冬日连夜雪布银,五更时禾留褐风沙。表现寒冬、风沙的恶劣环境,衬托人物在艰苦环境采访的精神境界。

诗歌错综句(倒装句)反逻辑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学古诗要从语法入手。我们要通过语法分析解读诗语;通过弄清诗歌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结构、诗意呈现方式等),读懂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从而理解文本,进而进行这方面诗歌创作。

附录:
1、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错综对)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八首,从长安的“昆吾御宿”回到“白头吟望”的现实,都是往复。此诗为八诗大结局。一、二句出诸处地名;三、四句处所见之景物;五、六句诸处之游人;七句昔游,结后四首;八句“吟望”,结前四首,章法井然。突破了一首诗起承转合的格式。

2、
快轩书怀 (宋)白玉蟾
满树牡丹相次红,客来不放酒盃空。
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处风光是处同。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错综对) 
与君饮到如泥烂,我欲明朝杖屦东。
注:屦 jù ,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

白玉蟾(1134~1229),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平生博览群经。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0) 查看   收藏(7)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