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的原理一百五十四(怎样从细微体会修养)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9-18 09:38   点击:614   评论:2  
七绝 以诗代序
蝼蚁为何能溃堤。疏于细小必遭欺。防微杜渐如轻视,多少聪明都不宜。


写诗的原理



一百五十四、怎样从细微体会修养

重视细微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沿承不息的哲学思想和传统美德,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如“去小恶而成大善,积小善而为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等等。

重视细微,其哲学本质是以小见大,意寓不可舍本求末;作为美德,本质是严格做人,意寓从大处着眼,从从小处做起;两方面客观实质都是共同凝结成的实践论,即积少成多和防微杜渐。这对好的方面是,对坏的方面亦是。

就巨细本身而言,都是客观存在,没有实际意义,只有用人的认识去反映,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哲学价值,并作为生活美学和思想观念基础作用于人的实际行为,进而以相互影响、相互认同的方式成为普遍遵循的道德。

道德是一个人形成不了的。不论多么好的观念行为,只要不能“入乡随俗”,或曰不能成功影响周围世界,就注定免不了水土不服而成了特立独行。在处于特立独行的情形下,即使多么好的“从我做起”也是泡影,尤其在一个普遍以丑为美的环境里。

正是这样的道理,好与坏、美与丑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同化的关系,所谓:“不是东风压 倒西风,就是西风压 倒东风”,如何谁压 倒谁的?又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于周围世界总是微不足道的,对广大社会更是微不足道,以这样的情形提出“从我做起”,如果没有齐刷刷广泛思想共识和一同行动响应,是不是让人灰心丧气?可以想象,其结果是什么风压 倒什么风。

不妨设想一下,几十年来,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物质早已成大趋势、大环境,忽然有个人跳出来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否现实?当然除了孤立的个性价值,不可能有现实意义。现实意义的特点是可行性和普遍性,不是不可行性和特殊性。

哪怕特殊性也是现实意义本质中的特性之一,但个性价值必须融入于现实才具有现实意义,一旦处于逆境中,即使多么有长远意义,也意味与现实格格不入,自然就会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这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现实不现实恐怕都无所谓,因为与贪污腐败比较起来,怎么有道无道都是小巫见大巫。

然而,对于围着印柄转的所谓“吃公家饭”的人,道与不道会意味什么?又倾向什么选择?显然一旦权力稍有腐败便意味大面积腐败,何况已然是情形十分突出的普遍腐败?这时要想特立独行,自我孤立也非现实,如果没有大后台是做不成事的,那么想干成点事,是不是得“入乡随俗”?这就是“环境造人”。

好的环境造人,当然是越造越好,坏的环境造人呢?所以在坏的环境里,即使想有点抱负,想干成事,也是不可能的。

例如,早已连小孩子都知道的是,要么想“入乡”,就先花钱买关系,用尽一切“潜规则”,待“随俗”后再捞回来,从此便不得不被“有初一就有十五”的魔咒牢牢捆绑,并形成与大环境“线穿鼻子”的联系,俗谓“以先锋队之外表,行插入人民干部队伍‘地下工作者’之内心”,除了攻守同盟便没有其它选择,毕竟黑了就洗不白,白也不如此。

要么不“随俗”便难以“入乡”,即使“入乡”也因不“随俗”而难以施展。若不能施展,可否“燎原”?恐怕除了被排挤掉,倒说明了凡没有被排挤掉的人,都一定是在“线穿鼻子”上的。

这就更说明了,凡是给人以大展宏图印象的人,或曰离各级各类印柄最近的人,注定是“随俗”了的,而且有一个算一个,都逃不出同样“线穿鼻子”地黑了就洗不白,白也不如此。

这方面不缺数据说话。从一颗老鼠屎黑一锅汤的角度看,上百万干部腐败会带了什么后果?哪个会是孤立的腐败?哪个没有背后巨大的关系网和裙带联系?哪个没有一同跟着腐败的家庭、亲戚、周边,及八竿子打不着却不断送上门了的“人脉”?不然怎么腐败?而且这还不包括尚没有机会腐败、尚没有做成老鼠屎的潜在腐败分子,能说这些人不是同样的火种否?

这样的大环境,在今天,即使发言权多么有力,还拿不出否定的证明,包括用各种先进模范人物当榜样来做证据,也很无力,实际是,只要不在最底层,只要在印柄周围,就无法做证据。

原因很清楚,一是,贪污腐败之风大面积压 倒了先进模范之风,而且一个人腐败之所以形成,并长期“发现”不了,没有一大批人与之线穿鼻子而官官相护,仅凭人与人相互嫉妒,便早已东窗事发,何必等到矛盾激化,捂不住?

二是,只要腐败还在发生,在“染缸抽不出白布”的局面下,有利的和滋生的不仅是坏人坏事,大面积害的更是好人好事,害的是那些想干点事,又不得不腐败的人。

三是,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可让人绝对信任的先进模范人物,势必让真正的榜样既不易突出来,也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事实是,任何榜样一旦失去群众基础,非但无所谓“榜样”可言,反而成了深入腐败现象中,要么被腐败分子暗中沽名钓誉所利用,否则又怎么推得出来?要么由腐败分子亲自披挂上阵直接沽名钓誉,不然怎么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成了过去?这既是恶性循环中“好也是坏”的必然,更是为什么在“光环”中也能揪出腐败分子的原因。

大环境的形成都是积少成多的结果,好亦是,坏亦是。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负面现象也是这个规律使然,无非是忽视了防微杜渐的结果。正是忽视了对坏人坏事的防微杜渐,才出现了负面的东西积少成多,造成普遍不关心是非曲直,甚至完全颠倒了过来。

这样的教训本可以避免。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远离了毛泽东思想,那么传统精华无论如何总是不可拒绝的,否则何其为教育,又何来教化?例如,

《墨子·非攻上》云:“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意思是,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

看过这段话,感没感觉到古人有先见之明?实际上,远离了毛泽东思想也就远离了传统,因为毛泽东本就是历史学问大家,而且是集大成者中的高峰之高峰,他老人家解释透的东西,如果理解尚跟不上,便放弃高山而幻想平地摘月,再怎么各自为是也与缘木求鱼无异。

追求金钱物质在本质上并无过错,错在以不择手段为性质,而且不择手段的性质亦不在于严重与否,而在于从无到有。“有初一就有十五”,直至无以收手而欲壑难填,是任何坏人坏事的普遍规律,故对坏人坏事,治大更要重治小,方可大小兼治。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