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南方苑   8岁
  • 注册日期:2016-03-01
  • 最近登录:2024-04-17
  • 粉丝人数:33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关于诗词创作的知识

南方苑 发布于2020-09-28 08:24   点击:762   评论:1  

关于诗词创作的知识

中华诗词,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令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正因为此,古往今来,一直有众多有诗词爱好者投身于诗词的创作之中。

正是因为诗词的魅力所在,有许多诗词爱好者纷纷加入到中华诗词的创作的队伍中来,应当说这是件好事。但由于这些人中因从事职业、工作经历、基础等因素的不同,许多人在诗词的创作中,不同程度的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当然,于中华诗词的创作,我自己也只是个识得皮毛的初学者,无有什么成就。今天,应几位爱好者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体会,就诗词创作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作以简要的回答,供广大爱好者借鉴。

    一、什么是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北方戏曲中,韵也叫辙,所以,押韵也叫做合辙。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会有声母和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韵母总是在后,如,“工”、“隆”、“宗”、“聪”字,他们的汉语拼音做分别做“gong”、“long”、“zong”、“cong”,所以,这几个字就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合辙”是“押韵”,就是把两个或是更多的同韵字放到同一位置上,在诗词创作中,一般都是把同韵字放到每句的尾部,所以叫“韵脚”。如: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日常常听到有人说到“官韵”之词,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复杂的,那只是某一个特定的时期或是朝代,为了统一文字而定下的规矩。

    韵有宽韵和窄韵之分,韵部里字数多的叫宽韵,如江、扬等,字数少的叫窄韵,如支、乌等。

    二、什么是平仄

    平仄,就是人们说话时的平声和仄声。中国人把人们说话的声音分为四声,即,“平、上、去、入”。如,“妈、麻、马、骂”,就是现在汉语拼音中的一、二、三、四声,但是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语系复杂,发音多有不同。且因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推广的“官话”都是不同的,如唐朝的首都在西安,宋朝的首都在开封,元、明、清的首都在北京。加之战乱灾荒,人口迁徙,文化融合,变化也是很大的。现在我国推广的是普通话,而普通话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所以,按当代新声韵的要求,一、二声文字统归平声,三、四声的文字统归仄声,但在平水韵里却是不同的。

三、什么是平水韵

    近体诗用韵根据“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又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具体内容可在书中或通过网络查寻,在此不一一赘述)。

    不要小看这个平水韵,它可是我们的先贤对中华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它的出现,对于诗词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先贤们把那么多的汉字,按发声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归入各个不同的韵部里,即规范了诗词创作的标准,也统一了中华文字的使用。尽管现在有人对它提出了许多疑问,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在科举考试中,还是官场行文、政令的发布,乃至诗词的创作上,它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四、什么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关于律诗的平仄,一直有这样的一句话,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写律诗时,每句的一、三、五的平仄可以不考虑,但二、四、六字必须分明,这话是个规律,对于律诗的创作和学习有极其重的作用。但也不全对,一、三、五不论,要在不能出现孤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一是在五律中,一句诗第五个字是韵脚,不论就不行了;二是在特定的句型中行不通,如一些地名、人名、品牌名入诗时,诗人不能因为作一首诗把实际名称改掉;如,把一个叫张芳云(三平声)的人名入诗,把一个叫建设北路(四仄声)的地名入诗,把恒源祥(三平声)的产品入诗,怎么办?总不能因为诗人写一首诗,就把人名、地名、产品名改掉吧?那要是遇到特定的时候,把一个名叫田中一郎(四平声)、武部六藏(四仄声)的日本人名入诗,更行不通了,只能通过“拗救”的方法解决了。

五、什么是律诗中的“孤平”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所以,诗人在写诗时特别注意避免犯孤平。以至于在词曲的创作中也都十分重视不犯孤平。

     那么,什么是孤平呢?按当代学术上讲的,孤平自古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唐宋时没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还没有,而现在一般所奉的是现代诗律学者王力教授的定义:即一句韵句的诗中,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时,那么这句诗就犯了孤平。那么王力教授的定义是不是就统一了呢?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事实上,在对孤平的定义上,自古至今都分为两大派。一种说法就是王力教授所代表的,但按他所言:“仄仄仄平平”是犯了孤平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了。引伸到七言则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和“平仄仄平仄仄平”则是典型的孤平句型了,正因为此,王力教授的观点被绝大多数人认同。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字面定义的,顾名思义,孤平即是两仄夹一平。为什么可以从字面定义呢?因为古人根本没有严格的定义,关于孤平的定义并不限于五言,七言也包括在内,也不限于韵句。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则都犯了孤平,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王力教授的观点。

    六、律诗的结构是怎样组成的

    诗的种类,古时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唐代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所以,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从格律上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为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的字数上看,可分为四言、五言和七言。唐以后,四言极少见。所以,律诗,一般可按为五律、七律加以区分,还有就是长律,一般长律五言者多。

     近体诗的特点是:

     1、每首限定8句,五律40个字,七律56个字。

     2、押平声韵。

     3、每首律均有要对仗,而且对仗的位置也有明确的规定。

     绝句正好是律诗的一半,五绝20个字,七绝28个字。

     律诗,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分为48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以铁马冰河这首《重阳答田雨HXH兄并致各位文友》为例:首联一、二句:“闲观沧浪笑潮升,说项依刘谢不能。”颔联三、四句“谁耻素衣难遮骨,我矜陋室有心灯。”颈联五六句“不劳天意怜幽草,且喜人间重晚晴。”尾联七八句“揖罢江湖归去远,一轮明月海天澄。”

    七、律诗有哪些要求呢

律诗共分为48句,首联称之为“起”,颔联称之为“承”,颈联称之为“转”,尾联称之为“收”。

    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四步均要按作者作诗时的选题、立意、抒情的要求确定。起,有时起的平会显的诗绮丽清秀,有时起的大会显的诗有大气磅薄,有时起的险会显的诗意境高远。承,我认为一定要厚重、高扬,为下步的抒情做好铺垫,转,要恰到好处,这一步最是考验作者文字运用的功力,让读者富于想象。收,一定要收的圆满、自然,浑然天成,起到画龙点晴之功效,让读者发出感慨和赞叹!

    一般要求首联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颔联和颈联必须押韵并必须对仗。尾联必须押韵,但可对仗也可不对仗。我曾作《七律·庆重阳》一首:“柿硕枫彤菊正黄,天高水阔雁还乡。千家把盏耋翁笑,万里欢歌稚子忙。信步篱边寻雅趣,乘风岭上赋华章。沧桑岁月匆匆过,手捧茱萸唱大江。”这首诗立意本是祝王业林、宣玉荣、张金池、杨雨润、王宝儒、施文亚、孙魁斌等几位长辈重阳快乐的,那么诗的立意呢,就是重阳节敬老,他们都是在我区德高望众的长辈,所以,起的意境很大,承的很厚,可是这最后一句却难住我了,因为诗在转环节上转的高了,收时,无法用个更恰当的句把诗结束,想了一天一夜也没想出个恰当的词,我想:姜还是老的辣,第二天我找到王业林、杨雨润、王宝儒三位长辈,把我想的三句结句拿出来,让他们帮我选一句,最后三位老人家一致选定了现在的这句。而铁马冰河的回诗《答田雨兄并致各位文友》更是高我一筹:“闲观沧浪笑潮升,说项依刘谢不能。谁耻素衣难遮骨,我矜陋室有心灯。不劳天意怜幽草,且喜人间重晚晴。揖罢江湖归去远,一轮明月海天澄。”诗起的看似平,但显示出作者功力非凡!收的尾句“一轮明月海天澄”把全诗引向了高潮!不难看出作者的诗词底蕴的丰厚!

    八、什么是粘对

    粘对是律诗的基本要求,因为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平仄是对立的。粘(nian,),就是平粘平,仄粘仄。

    律诗中第一句叫做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即,奇数的句如一、三、五为出句,二、四、六句叫对句。

    粘,就是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要与前联对句中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一致。例如:“闲观沧浪笑潮升,说项依刘谢不能。谁耻素衣难遮骨,我矜陋室有心灯。不劳天意怜幽草,且喜人间重晚晴。揖罢江湖归去远,一轮明月海天澄。”这首诗中的第二句的“项”与第三句中的“素”都是仄声字,第四句中的“矜”与第五句中的“劳”都是平声字,第六句中的“喜”与第七句中的“罢”都是仄声字,这就叫粘。

    通俗的说,粘,就是第三句与第二句、第五句与第四句、第七句与第六句中第二个字的平仄相粘。

    一首诗如果失粘,那可是律诗中的败笔,也是大忌。因为如果不对仗,上下两句的平仄就会雷同,可如果不粘,那律诗中前后两联的平仄会雷同。粘的作用很大,它能使律诗中的声调多样化。

    九、什么是律诗中的对仗

    对仗,就是律诗中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词对**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格律诗对仗规则一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二是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概括起来,在用词时一般可分为下列九种:1、名词,如山、水、风、雨等;2、形容词,大、小、长、短;3、数词(数目字)如一、二、三、千、万,孤、半等;4、颜色,如黄、绿、青、紫等;5、方位,上、下、东、南等;6、动词,走、跑等;7、副词;8、虚词;9、代词。

    对仗有工对、宽对、流水对和借对。

    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工对。如“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就是很好的工对。

    宽对:形式服从于内容,但诗人没有因为追求对仗工整而损害诗的思想内容。如“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一种意义,但借用它的另一个意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流水对:诗人把一句话分为两句说,其实是一个整体。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总之,律诗中的对仗不象平仄那么严格,诗人在运用时有很大的自由。这就看诗人的文字水平和艺术修养了。修养高的人即能用工整的对仗把诗作的完美无瑕,还不因为追求对仗而损害诗的思想内容。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都能巧妙的运用对仗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也可不对。

    十、什么“三平尾”、“三仄尾”、“四平头”

    诗贵在其有韵律才显出其美。韵律就是字的平声与仄声之间的转换承接,也就是寻常我们常说的抑扬顿错,才能显出其独特的韵律美。

    所谓三平尾就是在偶句中出现连续三个平声字结尾。如:在五律“仄仄仄平平”句中的第三个仄声字和七律“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中第五个仄声字,就都不能变通平声,否则就形成了三平尾。

    所谓三仄尾就是在奇句中出现连续三个仄声字结尾。如:在五律“平平平仄仄”句中的第三个平声字和七律“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中第五个平声字,都不能是仄声,否则就形成了三仄尾。

    四平头,此说法尚有争议,综合起来,按我的理解,说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句的开头字的词性、句式相同,导致律诗显得呆板。

    不管是三平尾、三仄尾还是四平头,在律诗中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尽管在学术界还存有争论。作为我们初者来说,在作诗时还是应当回避。(网摘资料)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