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古今诗歌 男  
  • 注册日期:2019-12-25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13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词用通感丰富表情达意

古今诗歌 发布于2020-11-14 19:05   点击:4580   评论:0  
【内容提要】通感,别称移觉,修辞手法。转换对象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觉。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移情等修辞手法合用。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通感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诗词用通感丰富表情达意

【内容提要】通感,别称移觉,修辞手法。转换对象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觉。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移情等修辞手法合用。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通感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触觉和听觉相通。

一、通感中首先是“听声类形”

如嵇康《琴赋》:

“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

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韩愈《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扬,既指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随着声音的上下高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宋祁《玉楼春》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闹’春,未见过。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眼耳通感。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不仅是“听声类形”,而是多种多样的。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听声类形);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嗅觉视觉通感);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听声类形);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听觉通感)。

二、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三、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如李贺《蝴蝶飞》: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春云热”,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

宋·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轻”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四、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声”“香”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香”“湿”也含嗅觉形象、触觉形象的转化。

五、嗅觉形象与触觉形象转化

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湿是触觉形象,鸟声是听觉形象,花香是嗅觉形象,在雨后花鸟中通感。

六、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与意觉相通

运用通感,可以移情于物,使客观事物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这两个句子中运用通感创造出的境界更具艺术魅力,致使后人千古传唱。“溅泪”,是因为诗人心中悲伤;心中悲伤,是由看到花开而引起的;悲伤,是内心感觉;花,是视觉事物,这是视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诗人“惊心”,是由听到鸟的叫声引起的内心感觉;鸟的叫声,是听到的,这是听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

像“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写月色凄清、苍白,只一个“冷”字,寒意便逼人而来,读者对扬州历乱后的荒芜、萧条、凄凉,就有了真切的感受。

“寒磬满空林”

(刘长卿《秋日登昊公台上寺远眺》),磬声的清远也仅一个“寒”字,读者却能体味到作者寂寞、惆怅的心绪。

“杨花扑帐春云热”

(李贺《蝴蝶舞》),则用“热”这一触觉,来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的景象。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做到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感情美。

 一、形象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使形象丰满有神、真切感人。

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

“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是听觉,而“翦”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人们可以从“翦”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燕语呢喃,燕尾翩翩展开,像用剪刀裁出的一幅动人的春景图。

  二、意境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局限,从而创造出美妙隽永、情趣盎然的意境,使读者得到丰富而全面的艺术感受。 如: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既“无雨”且“空翠”怎会“湿人衣”呢?细细品味,原来空明的深山是那样的浓翠,仿佛浓得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在这样的一片翠雾中行走,整个身心怎会不受翠的滋润,从而有种细雨湿衣的清凉!这里视觉上的“翠”与触觉上的“湿”相交通。

又比如诗句“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雪本无香,诗人借助通感,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雪花仿佛是千树万树盛开的梨花,自然是香飘千里了。视觉与嗅觉的沟通,使诗的意境有了层次感。

  运用通感手法还能大大拓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加深作品的意蕴,增大作品的想象空间。

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前两句是写实景,后两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将色和香洒满关山,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再如: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中,雾带香气,沾湿云鬟;月光凄清,玉臂生寒。诗人以“香”饰“雾”,给人以嗅觉上的视觉感受,又以“清”来现“寒”,给人以触觉上的视觉感受。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的形象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语言之美

  运用通感手法能使语言创新。因为通感手法,可以打破常规,从另一个角度去刻画描摹事物,因而不落俗套,显得新颖、别致、生动,语言能给人新奇之感。

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的

“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如一道绿帘散开,从这柳丝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做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词。又如: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用“冷”形容“日色”,仔细玩味,想象中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此情此景,能不令人感到“冷”吗?这里视觉又与触觉相融会,给人以丰富而全面的感受。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们是最讲究炼词炼字的。这一字便是“诗眼”,实际上诗眼有相当数量都是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下产生的。

如“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陪侍叔洲洞庭湖醉后》),“秋”会“醉”,显然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洞庭湖的无边秋色美得让人产生喝醉酒的感觉,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一个“醉”字把通感和拟人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构筑了诗的逸兴豪情和奇幻的境界。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沟通视觉与听觉,用“红”来修饰“声”;“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杨万里《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沟通触觉与视觉,用“嫩”来修饰“水”。粗看毫无道理,细品意境神奇。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鲜活起来,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四、感情之美

  运用通感,可以使那些不易言谈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通感方法,就是为抽象的情感寻找具体的形象。大凡意觉的东西,多为抽象的、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

  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会意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来许多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界律。杜甫说“忧端齐终南”,赵嘏说“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均用山状愁,变意觉为视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写“愁”有长度。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写“愁”有重量。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愁” 可视可触可感。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移情等修辞手法合用。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觉,类似性上叠加相似性,使信息变得朦胧。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

又韩愈《南山》诗:

“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意觉。石头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意觉的界限。

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学做通感诗:

夏夜(八齐)    古今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风中带露啼。

染尽胭脂难画俏,几经夜雨入香溪。

这里视觉风中菡萏、溪,与声觉啼、嗅觉香通感,为夏夜增添了情趣。

古典诗词运用通感所显现的美足以证明,能很好地运用通感手法,就会使诗歌增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魅力,带给我们超凡脱俗的美感享受。

(翦翦:1、狭隘;浅薄。2、犹簇簇。丛集貌。)(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4) 查看   收藏(5)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