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09-26
  • 最近登录:2023-12-10
  • 粉丝人数: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给专家们的一封信

风景心上佳 发布于2020-11-26 23:16   点击:719   评论:5  
某些平台,某些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们,你们评判作品能不能以“便于阅读、便于获取心得、便于领略美感”作为评判的标准呢?因为你们的评判会影响文学作品的生态和发展的潮流。我本人就愿意读那些便于阅读、便于获取美感的作品,不愿读一些刻意追求语言高古而艰深的如同嗑石头一样的作品。

就拿下面这三首在某个大赛上分别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名的作品来说吧:

第一名作品:

《苏幕遮·韩江》

渡沧波,心似噎。蹴浪淘沙,浑似蓝关雪。春色随人湖海阔。君子居之,邹鲁应移粤。

白鸥沈,兰楫折。独立行吟,无使鱼龙啮。莫恨中情荃不察。翰藻如潮,浩气来天末。

第二名作品:

《苏幕遮·木棉》

焰烧春,光映曙。照海丹华,开在珊瑚树。知是炎灵旌节驻。沈魄浮魂,万盏呵天语。

越王台,迁客路。直干孤根,百代风兼雨。朱凤巢空鸪莫诉。别思缠绵,煦暖苍生去。

第三名作品:

《苏幕遮·韩江》

木葱茏,波浩渺。江影无情,曾照人枯槁。遥想支筇韩愈老。逐鳄文章,犹带滩声啸。

旧沧浪,堪网钓。鹧雨潇潇,香火存祠庙。一曲烟泓鸥占了。独把江蓠,长作甘棠吊。



你们专家评判一、二、三名的作品,就喜欢评判这种类型的作品么?当然,不是说以上这三首作品本身在技术上有什么问题,而是不便于阅读、不利于传诵。像第一名的作品,除了一些句子艰深之外,还用了很多典故。不是说用典故有什么不好,典故涉及到历史事件,涉及到人文,用好了对作者和读者都是有益处的,用典故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作品的内涵,让读者对作品有更充分的理解和认知,但用典故要用得合适、用的量要适可而止,有时候用得不恰当、用得太多就适得其反了。

因为大多数读者的脑海里典故的储备量不会太多,由于大多数人又都忙于干活、忙于做各种事情,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太多时间慢慢去翻阅这个或那个典故来理解一首作品。一味不提倡用典故固然不对,但多用、滥用是不应该提倡的。有时候甚至可以怀疑,频繁用典故来填充内容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是“词穷”的一种表现。

若要想显示本领,那就应该向古人学习,写出一些让他们当世人便于读懂、让后世人便于读懂和传诵的诗词作品来。无论是李白、杜甫、苏轼,还是其他的大家,虽然他们距离我们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可是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拿给我们今天的人来读依然是朗朗上口。反过来,如果把我们今天一些人的语言高深、晦涩的作品拿去给古人读,我估计他们都免不了要摇头,不愿读下去,更不用说拿去给什么几百年、一千年后的人读了。

真正的本领是拿通俗的语言把脑海里形成的思想感情巧妙地表现出来,这才叫高手。而不是相反,拿一些云里雾里的艰深的句子去结构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就失去了文学作品给大众传达一种精神、一种艺术美感的初衷,文学作品也失去了它“传播、启迪、陶冶”的现实意义。

喜欢写作语言深晦的作品的人通常会有这几种人:1. 一些还在学研或刚走出校门的学子;2. 某些天天宅在阅览室或图书馆里不问“人间烟火”的教授;3. 再就是一些虚荣、名利心强的社会人士。这些人大多都是很少贴近实际生活、基层生活的人,哪怕他们当中有少数一些人身处基层,但是他们的心也是跟土地、跟一草一木、跟老百姓隔离开来的。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7)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