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蕉岭放牛娃 男  51岁
  • 注册日期:2021-01-12
  • 最近登录:2022-07-24
  • 粉丝人数: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今之诗人与古之诗人差别在哪里?

蕉岭放牛娃 发布于2021-01-24 19:27   点击:1179   评论:4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作诗”比过去容易了很多,且不说有“诗词吾爱”“搜韵”等APP的帮助,可以很方便地校正格律、查找韵字,包括这个字用在句首句中句尾的各种古诗例子,甚至还有人编写出“作诗机”软件,上述步骤都省了,用不着构思、吟咏,输入主题,直接就给您奉献出一首“诗”。
然而,诸如此类大批量快速生产出来的“诗”,怎么读怎么吟,都品不出唐诗宋词的味道,那怕是比明清民国的诗词,都差很多。我斗胆猜测,当今时代大量生产的“诗”,难得在历史上留下一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反复诵读,甚至编入语文教材。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喜欢诗,多半还得诵读民国以前的诗人写的,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大伙耳熟能详的毛大人的诗词,他也还是在民国以前所受的教育。当然,如果历史发展到编教材的工作都由电脑自动完成的那一天,说不定也会用现代诗人的格律诗,最可能的是电脑自动编出一些诗作教材范例,连上“诗词吾爱”搜索都简省了。当然,如果发展到那一步,可能学生们也不用读书了,直接到在大脑上安装一个人机接口,教材信息就全下载过来了。如果真的实现了这样的技术,是否还需要诗词这种表达人类微妙感情、心志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可疑。人都变成机器了,还要文学做什么呢?
先不展望未来,回过头来说当下的诗。看到“大批量”“快速高效”这些词,大伙是不是很熟悉?工业化批量化生产带来了富足,但激素和各种添加剂的发明,让水果、蔬菜、肉都不再是以往自然生长的味道了,甚至是人,现在的孩子长得很快很高,甚至连女孩子的生理期都提前了几年,男孩子也一样,然而孩子们的体质、耐力都差了很多,就以看病为例,我们小时候多数人没有打过吊水,连扎屁股的小针都难得打一次,然而现在的小孩子,一学期不看医生不打吊水的怕是很少吧。
那么古今诗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我梳理了几点,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一、吟咏虽余事,完成在人格
古今诗人的差异,首先是人格。而古今人格的差异,很大程度源于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内容。古代教育针对少数人,是学而优则仕,而仕是要作为天下表率、管理天下的。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十三经,核心就是养成优秀的人格,目标是培养“大人”,培育君子圣贤,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过这些方法,达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开发出人本有的善良、明德之光明。学而优则仕,如果学而不优,没有考上功名,就回家乡当教书先生,虽然清贫,但道德人格也是一乡之选,受到大家的尊重,村居邻里有任何疑难争执,先生一言而决,当然一言而决后面支撑的是深明经典的真理。在古代,先生和医生(医生也称先生)最受人尊重,因为都是清贫的良心职业,以无私奉献为主。那么古代要不要学技能呢?也要的,那是小人之事。所谓“小人”,在这里不是贬义,而是平头老百姓的意思。古代职业技能教育主要靠师带徒,而在教育以德行为核心的引导之下,古代所有行业、技艺乃至戏曲都以道德为核心,因而民风淳厚。至于烧杀抢掠,也是有的,那是乱世的时候,在太平盛世的教化之下是极少发生的事。
而今天的教育是全民普及,主要是以知识技能为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为”不念wèi,念wéi,修理、修养的意思,古代的学者修养自己,汇归心性;今之学者只学知识和技能,早就疏远了中国人的圣典“四书五经”,对经典中倡导的父子有亲、兄弟有义、朋友有信等敦伦尽分的内容和仁义礼智信的修养日益淡薄,学的知识是要卖给老板换工资的,学的内容也多与心性无关。
这样的教育带来的人格差别,也带来了古今诗人的境界差别。陈子昂慨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老杜的追求是“致群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外”,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那怕是失意的李商隐,也“欲回天地入扁舟”。而今天,没有了希圣希贤的教育,多数人也没有了内圣外王的志向。今天确实还有一些仁人志士,但“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确实不再是读书人的主流追求了。当然古代读书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要“货于帝王家”,甚至下焉者也有秦桧之流;现代读书人也有“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刚正之士,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主流,很大程度上由国家倡导的方向和教育的主要内容决定的。而古今读书人的境界的差别,也就是古今诗人境界差别。诗是读书之余的游戏,是艺,《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诗以明志,文以载道,没有了大道、大愿、大行,载什么呢? 
又如怀古诗,不完全是写出来的,文辞排在第二位。先要有跟历史人物共通的胸襟、气度、见识,再加上类似的人生经历或政治经历,引起共鸣,至少能理解,借古浇今,有此感,然后才形诸诗。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今之蚊子感怀古之大象(追慕可以),或者今之大象感怀古之蚊子,都不太容易有感。很多时候,不读其人之书,不了解所有相关历史和历代相关评论,光看一点教科书式的历史知识,我们对历史人物其实隔很远,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比如王安石,历代都是**,近当代忽然变成正面评价,原因在哪里,得失在哪里?评论者的着眼点和各自的立场有怎样的影响?(读者可以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看里面对王安石的不一样内容),都要知人论世,才不会片面,才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悟。
二、功夫在诗外,学问通今古
古今诗人的第二个差异,在于学问。要说读书,由于现代出版业的大发展、图书馆的普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书籍**便宜、网购的方便,今天稍为勤奋的读书人读的书的数量可能远超古人,可以说当今的读书便利条件,是为借一本书而冒风雪走几十里并一笔一划抄下来的古人无法想象的。因此古人常慨叹“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书容易得了,高铁飞机普及了,反而“相见时难别也易,书当快递架生尘”。甚至由于IT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我们要接收的信息远超古人。
那为什么现代人“读书破万卷”,却未能如老杜那样“下笔如有神”呢?
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显而易见,现代人的学问都在百度上,有了工具便利的依赖,就缺少了十年寒窗苦读的精神。正如计算机的普及让人们的口算能力下降一样,今天人们的学问,甚至远远不如二十年前的人们,更不用说抄书的古人们,把一字一句都刻在脑子里。今天离开了讲稿、电脑和PPT,有几个领导、学者能上台就讲几个小时不打梗。而传统里,学医的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字字句句刻在心里,时有所悟;学儒的人,四书五经十三经连带注疏倒背如流。以基础教育来说,五年私塾下来,肚子里已装了数十万字的经典;而现代教育之下,五年小学毕业,只学了不到三千个简化汉字、加减乘除和现代科学知识之皮毛,大学毕业一篇文章写不通顺的人占大多数。古人游学,都是像司马迁那样学有所成以后去验证,否则古代没有U盘、手机,挑着老重的书如何爬山?学问都在脑子里,即情即景,学问自然流淌、随时印证。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而今天的人们依仗飞机高铁,行的路百万里也不止,但也只能成为驴友,不能成为大学问家和诗人。从名称上也看得出来,驴之友多半是牛马等动物,如果是人多半是文化不高的放牛娃之流;而诗人是多半是读书人,当然也有作诗机,不知是否称得上诗人。两者区别在于肚子里有没有墨水。当然,这只是玩笑。
第二个原因是读书的内容。如前所述,古人的基础教育读的书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在此基础上再涉猎诸子百家。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儒释道之书的,即便不参禅、不学道,也略知大概。这些书出现于“轴心时代”,被称为经典,东西方都一样。经典是万古常新,而不是C语言、J**A之类的技术,过几年就过时了。为什么经典能万古常新呢?因为经典把握的是“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从人性、大道的根源上把握的,研究的是人心、人情、人伦,经典洞彻人性的奥秘。哪怕你用支付宝来交易,用云计算来控制,依然得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大道,否则即便能快速成功,也会受到人们唾弃,因为《大学》中说了“货悖而入者,必悖而出;言悖而入者必悖而入”,这是核心规律和核心价值。那怕你用微信来交流,有人工智能来**,而人之悲欢离合的内涵,依然不离经典。
而我们现代教育所学习的经典极少,就算有,也是零敲碎打、经过西方科学思维解读之后的几句,更不用说系统深入学习、升华到心性了。我们接收到的太多是过时作废的垃圾信息,如果不信,请您把一年前的新闻再翻出来读一遍,能认真读完而且津津有味算有本事。我们学的是科学知识、工作技能,是古人称之为“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学问,而“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古人就不食人间烟火,或者说古人不要技艺,不要经济和物质发展。其实古人分得很清楚,仕农工商,仕排第一,因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商业、技术当然要发展的,但要在道德的引导之下能长久。如果将商业排第一,技术排第一,国以利为利,结果就天下争利,选出有巨大争议的总统,或者以世界第一之经济科技强国,创造世界贫富最大差距和世界最多的新冠病例。人工智能、云计算、经济学可促进物质经济发展的速度,但不能解决天下的安宁,这是道与技的区别,技必须服从于道,道才能引领技。否则即便经济大发展,也不能解决癌症和抑郁症的大流行,具体到个人的身心也绝不能安宁、安顿、安闲,找不到“休歇处”。
简言之,古人学问是人心人性,可以“变化气质”。正是因为深入人心人性,几千年前的诗,千百年后的人吟咏,依然被深深感动。而今人的学问许多是百度的科学、应付考试的知识,缺少对人心人性的深入。学问的差别带来心态的差别,在火急火燎的浮燥心态中,能写出什么样的好诗来呢?甚至有的诗对别国别人的灾难辛灾乐祸,与诗的真善美、温柔敦厚背道而驰。这样的诗,与道、与人心人性的本原又怎么相通呢?如果不与更加本原的人性相通,又怎么能让作出的诗万古流传呢?只好如新出的游戏、新拍的电影那样,如过江之鲫,似黄河浊水,流过了,就没有了。
写诗作文,都要有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写诗而拼凑。今人之浮燥如无头之苍蝇,不说写诗,就从读诗、评诗也看得出来。我在“诗词吾爱”上发诗,刚发完几秒,点赞就上来了,不知他没有细读诗,如何点的赞?甚至粘贴了很多“赞赏诗友美绝”“构思巧妙,韵律和谐,意境优美,文采飞扬,清新典雅,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点赞问好”之类的句子,也有人专门粘贴一两句我所发的诗,意思是这两句写得好,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以为自己水平超过了李杜。我回复“您说说看美在何处,绝在哪里?”“这样粘贴难道不浪费时间吗?”对方也不回复,估计粘贴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希望我去回访点赞之类。可是这样的读诗、点赞和点评,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谋杀自己的生命,哪里有丝毫价值和意义?哪怕一句中肯的或有理有据的批评,也比这样的点赞有价值一万倍。如果要点赞,那就是确实读完全了全诗,发自内心地觉得好;如果要跟贴,就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三、外勤师造化,中欲得心源
古今诗人的差别之三,在于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传统美学的核心所在。所谓的造化,就是自然,也包括社会生活。而中得心源,在前面两部分已重点阐述了,这里不再展开。古人很注重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观察,因为《道德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大道之源,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源泉,这里的自然有两个含义,一是自然界,二是本然、本来,法尔如是。体现在诗词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无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细致观察和体验而得出。
今天的人们当然也还在观察和体验自然,然而由于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已经离自然越来远。今天有几个人还能早起步行,观察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估计大都是“太阳晒屁股,卧床刷手机”,即便是还能早起,估计路上的霜也早就被公交车碾没了。今天关在教室和狭小公寓楼里的孩子,哪怕完整地观察太阳从早上东升到晚上日落的机会都很少。回想我小时候放牛,确实每天都从早上到晚上看到太阳运行的轨迹,太阳在春夏秋冬的颜色、角度都不一样,确实会升起时光如逝的感觉,在秋天百草衰黄、西风渐寒之田野里,确实也体验过没有由来的悲秋之情。这样的景象不光是放牛娃,我相信所有在田间劳作的人们都能体验到。有了这样的体验,长大后再读古人伤春悲秋的作品,读陈子昂“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确实会唤起生命深层的追问和感动。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把宗教理解为心灵的归宿,其实中国人有宗教,中国人的宗教是家庭,这是儒家千百年“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重视亲情、血缘的教育的结果,家和家乡是温暖的港湾再大忧愁,回到家也烟消云散,所以那怕“少小离家”,老大也要回去。中国人的宗教是自然,官再大,财富再多,也要最终归隐山林,回归自然。中国画最多的内容就是山水,中国诗的重要内容也是山水。人是自然之子,回归自然就是回归母亲的怀抱,自然是所有人生疾患最好的疗愈和归宿。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陈抟老祖的《归隐》“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才能理解王曦之《兰亭集序》的千古之问。诸如此类的作品,多不胜数。
可惜,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际,人伦道德被许许多多人抛弃,中国人自古本有的“人文宗教”——家庭和“自然宗教”——山水,都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前面提到了疏远自然,这里再说说疏远家庭,由于抛弃了儒家尊亲重情守礼(礼者,卑己而尊人)的人伦教育,新闻举目所见,都是家暴、离婚,离婚率年年上涨。没有了家的温暖,没有了自然之母的呵护,在竞争中受到挫折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庇护所?
缺乏对自然的敬畏、观察和感通,没有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我们的“诗”再也不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了。
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
古今诗人的第四个区别,是作诗的方法。古代的诗人是吟诗,今之诗人多是写诗。
诗究竟是声音的艺术,还是文字的艺术?诗首先是声音的艺术,其次才是文字的艺术。大家知道词都是合着音乐唱的,其实诗也一样,有一个王昌龄、高适、王之涣 “旗亭画壁”的历史故事,生动说明了诗是用来唱的,而诗和古文的创作过程也离不开吟咏,“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就是对古人作诗过程的生动描述。
所谓吟咏、吟诵,和歌唱的形式类似,就是我们传统的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是符合汉字汉语的规律的,因为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如果将四声分阴阳,还可以有八声甚至九声,方言中多有,而西方语言只有轻重声。将这些声音的起伏,按照平长仄短等规律拉长放大,就是吟诵。可惜的是,百年来西学东渐,我们连读书的方法也丢掉了,现在只会打机关枪式、所有音节等长、音调缺少高低起伏的从日本学来的西式朗读,丢失了汉语特色,真可谓削足适履。
关于诗词的吟诵,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一下徐健顺、陈琴各位老师的视频。我最早接触吟诵,是2015年听了陈琴用传统腔调吟诵的《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曲下来,我眼泪就下来了,想起早已故去的父亲。才知道诗词的感人在声音,才知道这首看上去是写爱情的词,竟然可以在诗文之外寄托更广阔更深厚的情感。因为听了陈琴的吟诵,那年我就去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了徐健顺老师的吟诵和古琴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写了一首七律《闻徐健顺王伊诸师弦歌有作》:“人琴相和性情真。韶武萦梁思出尘。妙悟宫商通格律,细磨腔调润心身。三才愧列泯吟法,百载悲矜有悴民。莫道斯文天命绝,颜曾又至九州春。”
说诗首先是声音的艺术,说声音能更深地通达人的心灵,有依据吗?我们来看看《毛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钟荣《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古藉中类似的记载不胜枚举。这说明了诗的自然起源就是歌唱和吟咏,也说明古人早就对诗的艺术形式和规律有了深透的研究。
今天我们写诗,由于失去了诗教的传承,多数人离开了吟咏这一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只是按格律拼凑,合理性、流畅性、音乐性自然大打折扣,再加上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缺少深入研究,这样写出来的诗,缺少诗味,更谈不上深达人心人性,通达自然。这样的诗,要流传千古,何其难哉!
写这篇文章,主旨并不是为了厚古薄今,而是想从古今对比差异中,寻找提升自我修养的方法。其实诗是服务于人的,无论读诗、作诗,从本质说是为了言志、抒情、明心、悦己,让自己的心灵通过诗通达于人性和自然,得到疗愈和安宁,而不是为了出名、点赞和互捧。要得到这样的效果,从上面的四个部分的标题“吟咏虽余事,完成在人格”“功夫在诗外,学问通今古”“外勤师造化,中欲得心源”“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所揭示的主旨、方向入手,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有人引韩文公之说"诗穷而后工",说诗要好,关键要有曲折人生经历。这是有前提的,固然曲折穷困的人生为深入体悟人性人心创造了条件,若无上述四个方面的功夫,哪怕穷困到底,也无法成为出色的诗人,否则古今薄命人都是大诗人了。
由于我学识浅陋,所总结的四点也未必能概括古今诗人的差异,敬请各位高明指正。而且,文中所说的这四类问题,就是我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敢故作高深,指点他人。如果有人与我一样有这些问题,愿互相鼓励,共同提升;如果有许多诗人并没有这样的毛病,反而有这四方面的深厚修养,那真是可喜可贺,正为诗教、诗坛之幸事,我愿意随喜随学!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1)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