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大风歌 男  74岁
  • 注册日期:2014-05-10
  • 最近登录:2024-04-23
  • 粉丝人数:3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如何学习写诗(上)

大风歌 发布于2021-02-07 22:10   点击:1134   评论:1  
近来,应邀,为喜欢古诗词的小朋友、大朋友和老年朋友举行“如何学习写诗”的系列讲座。第一讲是线下,个别小朋友。后来要求听课的人多起来,第二讲开始改成用“腾讯会议app”网上讲课。今天是第三讲。这是这三讲的讲课提纲。(文中应用了一些朋友的文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即刻删除该部分内容。
(手机13761371238,微信:上海大风歌。)

诗(上)

主讲:朱放(上海大风歌)

第一章     诗的分类

一、诗歌的概念

(一)文学体裁

诗歌

是一种传统的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

散文

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与韵文相对。

戏剧

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

小说

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其它  体裁

史传文学、笔记、骈文(参见赋)、回忆录、书信、游记、短文、古文、八股文、随笔、小品文、应用文、书话、诗话、词话

 

(二)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诗歌按形式的分类

 

 

传统诗歌

古体诗

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

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格律诗

律诗、绝句

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句

小令、中调、长调

律化的长短句

散曲

小令、套曲、带过曲

音律和押韵比较灵活

 

 

现代诗歌

打油诗

相当于古体诗。民谣、俚俗诗、顺口溜

每行字数相对固定,不讲平仄,押韵较自由

自由诗

朗诵诗、史诗、欧美诗歌

在章节、平仄、字数、篇幅等方面都没有要求,押韵比打油诗更自由

散文诗

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有散文的外观﹐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在形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第一联,首联)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第二联,颔hàn联)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第三联,颈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第四联,尾联)

这是一首律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因此是七律。每两句为一联。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押韵。

格律诗讲究押韵,即所有偶数句子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同韵母的。上面的例子中第一首,“前、弦”韵母都是ian。第二首“裳、狂、乡、阳”的韵母都是ang,因此这两首诗都是押韵的。

注意:韵母判断法是我们判断一首诗用普通话朗读时,是否押韵的方法,有时候我们用普通话读古诗,感觉不押韵,是因为普通话发音和古人的发音有些地方存在差异,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但“斜”字古人发“xia”音,因此判断古人作品比较保险的是查《平水韵》表或《佩文诗韵》《诗韵合壁》等韵书。

2、平仄。

平和仄zè是诗词中字的声调,普通话中,第一、二声是平,第三、四声是仄。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都是仄声,可查《平水韵》表。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3548_13939.jpg

诗词吾爱网有“格律检测”功能,可以方便的按普通话和平水韵两种方式来检查。

3、对仗。
即对偶、对子。大家先看看下面两幅春联:

春回大地\风光\好

福满人间\喜事\多

花开\富贵\家家乐

灯照\吉祥\岁岁欢

它们上下两句的词都是两两相对的。绝句可对可不对,律诗的中间两联则要求对仗。杜甫另一首律诗的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三章  绝句的格式

格律诗有它固定的格式,咱们只要照着往里填字就可以了,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先看看五绝的格式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3633_85945.jpg

上图是五绝的4种格式,七绝只要在五绝的每一句前面加两个字就可以了。“平平”前面加“仄仄”,“仄仄”前面加“平平”。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3722_22103.jpg

第四章 诗的立意

(一)几个概念:

1、意象: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

2、意境: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

3、二者关系:

1二者统一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2意境包含论:除了有“意象”的一般的规定性之外,还有非凡的规定性。这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非凡的规定性。

4、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二)如何立意

如果我们写下一个题目,我们就该很认真的问自己一句“为什么写这个题目?”

因为诗词写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诗词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 目的就是“立意”。

汤显祖在《答吕姜山书》中说:“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为主也!” 就是说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即“立意为主”、“意在笔先”。

所以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歌主题思想的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歌思想性的深刻程度。这三者的差别,关系到一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功与否。

上面说到,为什么写诗,出发点可以归成“内心冲动”和“外部要求”二大类。对“立意”来说,自然是有所不同。

内心冲动的:呐喊、激情,不吐不快;实际是,意已在心中,需要的是对其聚焦和提升。

外部要求的:外部出题目,自己来立意。更多是需要分析客体(景物)的各种属性、表征、联想、提炼。

知道了绝句的格式,也讲了立意。咱们就可以开始试写了。下面就以我拍的一张照片配的一首七绝为例,它的创作过程。这是一首题图诗,先看图片:

.   这是2017年春天到大宁公园参观郁金香展拍的照片,景色很美。我决定为它题一首诗。写郁金香的诗词已经非常多了大都写它的美丽高雅,或者联想到荷兰的风车。我想要另寻视角,才能不落俗套,因此对一片片盛开的郁金香看了很久。发现,花朵的形状很想酒杯,决定从“酒杯”“美酒”“酒仙(李白)”来写。于是有了这两句“疑似玉樽呼美酒,太白几醉忘诗篇”,这两句有些浪漫的格调,作为绝句的尾联来说,还是有点意境的 。

那么,一首诗的后两句就已经完成了,只要再凑出前两句就可以了。

   
当一联出来后,就要考虑押韵的问题了,现在“篇”字是韵脚字,凑出来的句子尾字要和“篇”同韵母(an)。前面两句一般是描景物,照片上的五颜六色弧形的郁金香花丛让我想象到了彩虹落在人间,美景艳在公园。可以用 人间的“间”和公园的“园”字来押韵。前面两句一般是描景物,也凑出来了:

彩虹谁舞秀人间,大宁金香郁满园。

个别一些字平仄不对,再调整一下,做到平仄符合要求。

这样,一首符合平仄又押韵(新韵)的绝句便完成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七绝   赏郁金香》

 彩虹谁舞落人间,大宁金香艳满园。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疑似玉樽呼美酒,太白几醉忘诗篇。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我们学习了绝句的格式,下面就看一看律诗的格式。

第五章     律诗的格式

律诗可以看成是绝句的加长版,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中间两联需要对仗。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4249_26142.jpg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4259_60377.jpg



   
以上是五律的格式,七律只要在五律的每一句前面加“平平”或“仄仄”即可。见下图: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4320_54849.jpg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4333_86541.jpg

我们以一首七律做为例子,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咏诸葛亮的诗。

七律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  碧草    春色

隔叶  黄鹂    好音

三顾  频烦  天下 

两朝  开济  老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全诗第二字“相”是仄声,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仄起”,第一句的“森”字与后面的韵脚押“侵”韵(平水韵:十二侵),因此可以判断它采用的格式是“七律仄起首句入韵”。

可以到吾爱诗词网上检测一下,平仄、押韵、对仗都符合要求。对仗部分用下划线标示出来了,下划线的部分上下句能一一对上(第3句对第4句,第5句对第6句),则说明对仗工整,当然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工对,还是以诗意为上。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写法:

第一联(第1句、第2句)开门见山,用问句点题,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第二联(第3句、第4句)接着描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第三联意(第5句、第6句)由写景转为写人物。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尾联(第7句、第8句)抒发作者的感叹,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由于格律诗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只要按照格式来填就可以了,这是很容易的。

第六章     相关名词

写格律诗有一些禁忌,要避免孤平和三平尾:

孤平:押韵的句子中,“平平”处变成了“平仄”或“仄平”,就要留意是否犯孤平(除韵脚外,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

三平尾:韵脚所在的句子中,如果后三字是“平平平”,则称为三平尾,也要避免。

只要严格按照前面列出的标准句式来填,是不会发生孤平和三平尾的。


   
一三五不论:在保证不会犯孤平、三平尾的情况下,可以“一三五不论”,即一个句子中,第一、第三、第五字可平可仄。

拗救:前面某个字出律,后面特定位置进行补救。鄙人觉得拗救的知识已经超出入门范畴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文章。

押韵:格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词有的押平声,有的押仄声,甚至一个词牌内好几组韵,平仄韵混合押。

第七章   填词

学完唐诗,自然就是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尤其近体诗,绝句、律诗,押韵、对仗、平仄是固定的,而宋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字数,不同的平仄,句式灵动,风格柔豪。所以,下面我们主要说说词的起源及本身的特点。

 

一、词的特征:

      词是韵文的一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固定的字数,即词牌确定之后,词的字数便基本确定。

2、律化的平仄,即四声中有声调高低的不同,就有了音律的变化,与音乐颇相似,这样词就能声情并茂,不借助乐曲,也能抑扬顿挫,有音乐美。绝句律诗基本以平韵为标准式,而宋词除了很多的平韵词牌,还有很多的仄韵词牌,可以更灵活地体现主题的色彩。(蝶恋花、忆秦娥等)

3、长短句,即唐人称为长短不一的诗体。由于句子有长有短,就有了节奏的变化,更容易抒发情感。词句是长短不一、参差不齐的,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词讲究平仄,押韵,比诗要复杂得多,更加严整、细密。

4、有的词牌在格式上,有特别的要求。如:叠韵、摊破、对仗、换韵等。

 

二、宋词的由来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 

三、词的长短及段落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长调(90以上)。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

段的在词上的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四、词牌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不同的词牌,因其句子长短、平仄、韵律的不同,所适合表现的词调也就不同。词调与文情有密切的关系,词的文情必须与调的声情相一致,某一类词牌只适宜表现某种内容和情感,不宜混用。一般把词牌分成四大类:压抑凄凉类、缠绵婉转类、豪放激壮类、其他。

刘坡公《学词百法》上,对选词牌上有精到阐述:词之题意,不外言情、写景、纪事、咏物四种。题意与音调相辅以成,故作者拈得题目最宜选择调名。盖选调得当,则其音节之抑扬高下,处处可以助发其意趣。《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三体,宜为慷慨激昂之词。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浣溪沙》、《蝶恋花》二体,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写景。《临江仙》、《凄清道上》二体,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洞仙歌》宛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叠不足,作若干叠者更妙。《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纪事,亦甚佳妙。《齐天乐》音调高隽,宜用于写秋景之词。《金缕曲》宜用以写抑郁之情。《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于咏物。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高阳台》跌宕生姿,亦为写情佳调。《金菊对芙蓉》一调,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四种:

     1、本来是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2、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3、原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咏夜的。凡是词牌**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大多数词牌不是词的本意,而只是一种词谱的代号,词题和词牌不发生关系。一般人填词要另立题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咏之志。

4、一些民间俗语、方言。一些词牌是由一些民歌、俗语和方言等演化而来的,不过这类词牌已经不多见。

5、宫庭创制、宋大晟不府所制。有的出于帝王,如《水调》、《破阵乐》、《雨霖铃》:有的出于乐工,如《夜半乐》、《千秋岁》等。

6、词人自度曲。如姜夔的《扬州慢》、《惜红衣》;柳永《乐章集》里用调达一百二十个,仅有七个同于敦煌旧曲。

词和诗一样,也有固定的格式,我们只要按照要求填就可以了。

以《一剪梅》为例,共60个字,分两段称为双调,每段30字,总共有6个位置要押韵。图片中的灰色字表示可平可仄。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5111_61963.jpg

《虞美人》的特点是换韵。总共要押4组韵,“仄1”和“仄1”处押韵,“平2”和“平2”处押另一组韵。

https://www.52shici.com/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4/20140514115122_83965.jpg

第八章     谋篇布局

写诗难在谋篇布局。在动笔前,我们要多想想,希望通过诗作告诉读者一件什么事?篇幅有限,素材与场景如何取舍?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

我在讲如何写作文的辅导课上,用了一个“四步曲”的概念。

1、审题; 2、立意;  3、构思提纲;4、写文章【(1)开头几种写法;(2)中间描述几种方法;(3)结尾如何呼应点题。】

就是先构思,后下笔。

这反复思考的功夫,就是谋篇。诗词的谋篇主要也就是包括这两项,一是篇章的组织结构,二是中心思想的表现方式。

诗的结构上,古人曾经用四个字来概括:起、承、转、合。这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出处是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兴手法,""就是以此物比彼物,也叫比喻。""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比喻中的本体和""的所言之物,就是广告所要传达的最重要信息。

""是事件的过程。""""的延续,从情感和叙述上使之饱满。要有意为之地去寻找既能承接"",又能启下的元素。主要的是从""势中的"他物"入手,寻找与之相关又与商品的特性相关的元素。

""是事件结果的转折。""从意义上开始转入它式,其基础是跟""有情绪逻辑上或事实逻辑方面的关系。

""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将比兴阶段所运用的载体他物与转折时所用本体,作情绪、逻辑、意义上的揭示和升华。

我们再回头去看看上面第五章的杜甫《蜀相》一诗,它的结构是很规范的四段格式。

我们再看二首诗。

王焕之:《五绝 登鹤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第三联,由写景转为抒情。这第四联抒发作者的激情,表达作者的立意。四个层次,由景到情,借景抒情。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语言,而不是概念的理论,表达了“沧海桑田巨变”和3“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表达了伟大革命家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

诗词篇章的组织结构如何安排?自然没有定式定法,而是有待诗人去心营意造。但是从大体上讲,最一般规律性的知识应该是有的。最主要的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以及诗篇中间如何过片的问题。

我们总结归纳一下,一般诗词篇章结构的安排有这样几种表现方法:

1、诗词的开头(五种方法)。诗词的开头十分重要,好比“凤头”。

a)写景开头。开头描写景物或环境。从而即景抒情或展开、记叙。

b)记叙开头。指记叙和陈述二者。

c)抒情开头。抒情词句,要为下文的写景或叙事宕开写作天地。

d)设问开头。篇首提问,或带出主题,或为造成悬念,或可以引起读者注意,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e)比兴开头。或设比喻,或因物起兴。

2、诗词的过片(三种方法)。双调及多叠的词,短与段之间存在着如何过渡的问题,称为“过片”。

a)上景下情。也就是即景抒情。

b)上今下昔。即上片写今人今事,眼前景物,下片写有关的古人古事,昔日情状,即抚今追昔。

c)上下相连。指上下片意旨相连,下片的内容是上片内容的补充或深化。

3、诗词的结尾(四种方法)。结尾处最为重要,以明确主旨,即所谓“画龙点睛”。

a)抒情结尾。直接抒发感情,增加诗词的感染力。

b)描写结尾。指写人、事、景等,以景喻情,情不说出。

c)设问结尾。结尾处提出问题,并不作答。

d)警策结尾。作者造个警策句或议论句结尾。

第九章   基础知识部分结束语

课讲到这儿,你已经学习了写诗的一些基础知识,跃跃欲试了呢?那就开始吧!不知道写什么?可写的东西很多:思乡、感时、爱慕、节日、旅游、感恩、愿望、聚会、送别等等都是很好的题材哦。

   
写诗词,入门是很容易的,但要写好,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建议是:

1、既要多看古人作品集,也要多看今人写的优秀作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

2、自己也要动手写,不动手光有理论是没有用的。哪怕是一开始写得比较直白、比较粗糙,都没有关系,可以自己不断推敲修改,也可以请诗友们帮助指教。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成绩的。

下半部分我们将会学习讨论写诗的一些具体的写作手法。如:感情的表达、意象的浮现、语言的锻炼、结构的安排、诗趣的创造和声韵的和谐等。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0) 查看   收藏(7)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