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静水流深2018 男  58岁
  • 注册日期:2019-08-04
  • 最近登录:2024-02-21
  • 粉丝人数:1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浅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与“句间关联”

静水流深2018 发布于2021-02-14 22:46   点击:1556   评论:2  
聂笑民(网名:静水流深)


      浅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与“句间关联”
                     聂笑民
     大家都熟悉,律诗、绝句传统的结构章法是“起承转合”,它是人们在谋篇布局时对结构层次安排规律的一种概括性说法。“起承转合”这一说法是在元代出现的,元范德玑最早在《诗格》中提出“作诗有四法:起要率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许多文人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和发挥,基本上都是围绕写诗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变化、怎样结尾来展开的,形成了一套写诗章法。但在此之前的千百年间,不论是文还是诗,人们在写作中基本上也还是自然而然地遵循了这一规律,也可以说“起承转合”是历代文人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对于格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十分明显,并且已经形成了诗界的共识。

“起承转合”这几个字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所谓“起”即起笔(起步、开始),“承”即承接(包含进一步深化、申述之意),“转”即转折(含有转换角度与变化之意),“合”就是总合(归题、收尾)。但在写作中是如何运用的,很多初学者莫衷一是。下面我们列举诗例,通过诗例简析,具体谈谈格律诗是如何“起承转合”及与之密切相连的“诗句间”的结构是如何“关联”的。

看下面诗例(一首赞美青年诗人的小诗):

赞青年诗人**

信手拈来已诗成,好似春风唤早莺。

地阔天高逐圣手,前波难敌后涛声。

此诗看似完整实则零散,构思上句与句之间缺乏实质寓意上的起承转合的很好关联。“春风早莺、地阔天高、前波后涛”互相之间没有实质上的联系。“逐圣手”与“敌涛声”也并无因果关系上的联系,“前后浪”之喻更是来的突兀。

笔者修改:

信口吟来雅韵成,恰如潮水漾沙鸣。

天长海阔无停息,后浪终超前浪声。

第一句起笔赞美青年诗人的敏捷才思与高雅才情,与原句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把“信手拈”变成“信口吟”,“吟”字为下句的“如…鸣”作了铺陈。

第二句用“如潮水漾沙”之声承上句,比喻“吟雅韵”之声,进一步赞美。同时用“恰如”(与原句“好似”作用同)一词把上下句紧密联系起来。接下来“潮”与何关联?自然是大海,这也同时为第三句作好了铺陈。

第三句转笔(感慨)不写别的,紧围绕“海”做文章,发掘海与主题关联的寓意:“潮涌不息,后浪推前浪”这些海的特征。尽管海阔天长,但潮水漾沙声永不停息。意脉上实为第二句的延伸(所谓笔转意连),所以关联上表现的更加紧密。其中“长、永无息”,又为下句“前后浪”之述作铺陈(充分条件)。

第四句收尾合题,把感慨归回到赞美的主题上来。通过“终”一词把后两句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尽管海滩上潮涌不息,但永远是后浪推前浪、后浪超前浪的客观规律。升华“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后人胜前人的赞美主题。这样整首诗在结构上密不透风,意脉上是一气呵成。看似简单四句话,实则是分别担负了“起、承、转、合”的四个结构任务,成就互为铺成与转接的紧密整体。

下面列举几首笔者的拙作再予具体说明:

(一)七绝·鹅 

心高一任向天鹅,欲把青空作碧波。
不为浮云添秀色,只期欢歌。


简析     

此绝依然是按照传统的绝句构思章法而作。

首句起“心高一任向天鹅”(倒装),一任“自己”心高志远,不甘心于池塘游戏,而心向天鹅,想着腾飞万里云端。起句把本是家鹅的“自己”与天鹅联系在一起家鹅比天鹅。

第二句“欲把”一词紧承首句。心向天鹅,所以欲把蓝天当做碧水绿波,腾飞蓝天就当在池塘绿水中戏游家鹅成天鹅。

第三句转换,从写景转入议题,向主题靠拢。“不为”一词起转接领字作用。之所以写“不为浮云添秀色”,一是“浮云”延续上句“青空”的铺陈,使结构密紧相承,转议题而不断意脉。二是白鹅与白云一色,所以“不为浮云添秀色”合情合理。同时也有启下作用:“向天鹅”腾飞高空目的不是为白云添彩,其寓意引领下句。

第四句合并诗意,“只期”一词承接“不为”的铺垫,加之上句寓意的引领,结构上密不透风,改一词不然,插一字不进。“只期寰宇遍欢歌”点题,家鹅之所以心向天鹅高飞,并非图自己高兴与腾达,而是心愿天下能充满快乐祥和,充满欢歌笑语。此句亦是以人所共识的“曲项向天歌”句为铺垫的,否则“欢歌”来的就突兀了。意思是家鹅不在池塘里向天歌,而是要像天鹅飞上天空,向寰宇而歌,让天下充满欢声。所谓“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需正,立志需高”,不能一“乐”了之。

(二)七绝·小蒜吟(新韵)

白玉须眉翡翠襟,春风入野我先闻。

琼林盛宴添一位,何必跻身御苑门。

简析      

本诗通篇以拟人写法,巧妙的把“菜”与“人”通过“宴”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一起,面上写“菜”,实则“写人”,达到以物喻人的表达效果。

首句“起”笔写物象抓形象特征,以直观视觉入笔,直接明了:白玉须眉,翠依玉质。喻人之纯正净洁的本质与品格。

二句“承”笔写意象由直观到联想:春风过处大地上是小蒜苗先发露头。喻人之品性高洁、心性聪颖必然是先觉先悟,早露头角。此处“我”指“翠依玉质”之,有承接上句的作用,同时启下,把画面的诗意聚焦成一点,引出下文琼林盛宴添“一位”。

、四“转”笔并“合”笔写物喻人,紧随上句意脉:虽然是野菜一丛,但独特的风味也能上皇家御宴独占一味,不必非得是出至皇宫御园的菜品。比喻人之才品所至,金榜题名,自可领受钦点,在琼林御宴(皇帝邀请新老进士参加的贺宴)上占据一席,一享御膳。不一定非从小身在宫门中人方可!寓意为人虽出身不免躬微,但才品当力求高洁,如此则天生我材终成重器、必有所用。  

四句的“何必”一词在上下关系上也是有同样的接转作用,这样整体结构上依然是转承有序、章法有度,互为铺成呼应,紧凑流畅、一气呵成。

再举两首律诗的例子:

 (一)七律·雁门关怀古(新韵) 

盘崖隘道掩苍松,垣垒横斜入碧空。

九寨至尊衔北漠,三关最要镇西东。

泣城怨妇千年泪,鸣燕击石万世情。

天下沧桑多少事,巍峨亘古一雄陉

此诗按律诗起承转合的常规章法而作(中二联对仗)。

首联笔直接写景(物象),从不同视角展开:盘崖隘道苍松——近景。垣垒横斜碧空——远景。

二联(颌联)接上联,通过对比扩大所述对象感染力(意象):以“三关、九寨”作比,体现所述对象雁门为三关之最要,九寨中居首。同时引深:表达“关”与苍生社稷间的关联。

三联(颈联)笔,为了从正反两面反应“关”与“城”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及利弊表现,颈联中运用“孟姜女哭长城”与“击石燕鸣”二传说。此处读者容易错觉为偏题,其实虽然二者均不特定发生在雁门关,但雁门关作为长城的一部分,转笔处由此“关”宕开联想到全“城”。引深反应千百年来“关城”与苍生间的另一面关系。扩展了视野与意脉的延伸,使作品有了深度。也符合题定的“雁门怀古”——观雁门而怀全长城。并非单一的咏吟雁门关。所以此联并不偏离。

尾联题,承感而发:承接中二联之“关”与“社稷苍生”的关系,用“天下沧桑多少事”敛笔: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化,亘古不变的是巍峨雄关。

 (二)七律·祭清明(新韵) 

桃蕊嫣红柳色青,路崎乡远望山重。

何方新燕巡湖畔,哪户荒滩添冢茔。

皓首不觉残日短,锦书欲寄雁足空。

且观烛纸飞烟处,能有几人清与明。

简析:       

本诗亦遵循律诗常规章法构思。

首联“桃蕊嫣红柳色青”:触景而抒,同时也表达一个季节性时空概念以应题。“路崎乡远望山重”:转换视角写景(避免景象雷同),暗含表述事(情)由:望乡蹬程归故里(祭祀),同时也引领读者思路向前。      

颌联“何方新燕巡湖畔,哪户荒滩添冢茔”:上联时间之线转换时空,写路途之见。前句为动景:哪里来的春燕在绕湖边飞来飞去。呼应首联春景,春来燕归。后句为倒转结构:荒滩上又添了哪户人家的冢坟,此为静景,扣题并启转下文,为下联之感慨铺陈。      

颈联承上联所见“荒滩添冢茔”之意脉,笔抒发感慨。“皓首不觉残日短”:满首白发并未感觉和意识到余生的短暂。“锦书欲寄雁足空”:锦书指精美的家书,雁足空:指“雁足无书”(典),即隔断书信来往,这里借指阴阳两隔再不能有书信来往和交流——家书欲寄无处投。全联表达一种时光易老、亲不我待的世理与感慨。
     
尾联且观烛纸飞烟处,能有几人清与明”(末句为孤平自救句),承接上联感慨,归主题:但看几多祭祀者,纸火升腾处,能有多少人清楚和明白(上联所感慨的):时光易逝,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道理(呼应上联)。 本诗各联间起承转合紧密相扣,意脉连绵浑然一体,寓情于景,寓理于情,由景到情,由情到理,自然而然。

通过上述诗例简析,希望能对初学者在格律诗“起承转合”及“句间关联”的结构章法上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和了解。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有云:“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乱杂而无章,非诗也。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其中也。”当然,古人之诗法亦非尽皆如此。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亦云:“杜少陵律诗如古诗,难论转处。”“如《剑外忽传收蓟北》等诗,全非起承转合之体,论者往往失之。”“起承转合,唐诗之大凡耳,不可固也。”但其也还提到:“唯李、杜不然,亦如古风浩然长往,不可捉摸。此体最难,宋、明人学之,则如急流小棹,一瞬而过,无意味也。”即言“法外之法”乃李、杜之“既成功夫”,并非凡人所能仿也
      在此,对初学格律诗的诗友们再提以下几点小建议:
      1、作品要先拟题目,题目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作者明确自己在写什么,让读者明白作者要写什么。同时也有铺陈作品内涵的作用,一般情况不作无题。
      2、在明确主题立意情况下,做好基本章法构思,也就是考虑如何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次序。格律诗的习惯章法是起承转合。
      3、考虑选择用什么样的词句来表达,就是遣词用语要尽量精炼雅致、不涩不俗、合理顺畅,要用诗家语。
      4、依格律诗的固定格式来写,这样才能体现格律诗的优美声律节奏。格律问题上同时要注意新旧声韵的读音区别和多音字的声律。
个人浅见,供大家参考吧。

2020、4(原创)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8)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