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秋翁吟 男  76岁
  • 注册日期:2019-02-19
  • 最近登录:2023-03-03
  • 粉丝人数: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一三五不论”两语的作用

秋翁吟 发布于2022-06-27 13:11   点击:637   评论:4  


    诗坛有句老话是这样表述的:“一、三、五不论(五言诗一、三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诗二、四分明)”。据说这两句话是从明朝开始传开来的,但唐诗中却早已能看出“一三五”与“二四六”有明显区别,这种现象叫人无法解释清楚“此话始于何时”?这两句话(下文就称它“两语”)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说它简捷明快,有人说它误人害人,比如清人赵执信在说到孤平现象时说:“若仄平平仄平变而仍律者也(即合律拗句)。仄平仄仄平,则古诗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两语误之也。”
    我说,这“两语”的毛病在于说的太绝对了。如果在“不论”和“分明”前面加上“一般”或“通常”等词修饰,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按照王力先生的思路,所谓一、三、五,就是七言诗句顶节、头节、腹节各音步的“上字’(启功先生称为“盒盖”);二、四、六,就是七言诗句顶节、头节、腹节各音步的“下字’(启功先生称为“盒底”)。所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各双音步)上字大多不论、下字大多分明。”的意思。这样,也不必再把五言诗、七言诗分开说了。
    启功先生说:“有人看到盒盖可以活动、盒底不能活动的现象,便创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歌诀来,这种歌诀的说法,似是而非。因为不能专因盒盖能换而影响全句的和谐。所以一三五的能换与否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句式都可以不论的。”
    启功先生这段话说的有些偏颇,“两语”确实不准确、不全面,不是金科玉律。但它还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受益匪浅,不能一笔抹杀。
    下面叙述我的观点,说说“两语”的作用。
    两语的第一个作用,是为人们写诗时的遣词造句提供了很大方便。
    学写格律诗首先要了解诗律、熟悉平仄,然后才能遣词造句。格律诗句的遣词造句既要合律、又要精炼。好在诗句的顶节、头节都是两个字的双音步,而汉语里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作者选词,先看其后面一字是否与该节下字的平仄相符,若不符就可立即放弃,若相符后再看前面一字是否平仄相符,实在没有相符的,这时可以看平仄相反的是否可用?因为大部分一三五是不论的。这样一句诗就很快初步成功了一半。至于腹节,那就要小心了,因为腹节虽然也是双音步,但它与脚节组成的三字尾是诗句中最灵动的部位,有可能仍是双音步加单音步脚节、即两加一模式,有可能反过来变成一加两模式,甚至可能是一、一、一,或者干脆是三字词组模式,这就需要按照汉语的词语结构来适应不同的三字尾结构,并按照不同的平仄要求用词。所以格律诗句最难写的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每句诗的三字尾。
    两语的第二个作用是为诗的修改加工提供了很大方便。
    诗的修改加工是很重要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贾岛都有改自己诗作的故事流传。而修改的两个主要方面,除了意境、就是调声了。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意境无法说标准,这里就说说调声。
    “一、三、五不论”两语虽然不够准确,但坚持了格律诗声律的基石,即“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使格律诗具有高低、急缓的节奏而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音律之美。
    前面说过,二、四、六就是各音步的下字,是声律的节奏点,所以通常是不能变换的。一句中二与四、六与四要平仄相反,才能“平仄相间”。一联中对句的二四六要分别与出句的二四六平仄相反,才能“平仄相对”。后联出句的二、四必须与前联对句的二、四平仄相同,才能使两联“相粘”。做到这些,就能确保既不会“出律”,也不会“失粘”。
    所以,诗写成以后,你都可以用这些标准去自我检测,看看是否符合格律诗的声律要求,认真修改,以免被人贻笑大方。
    两语的第三个作用也是最大的作用是能与拗救密切结合,为拗救提供了很大方便。
    我说过拗救一共有六个组合,多是有一三五参与的:拗方大部分在一三五上,救方则清一色都在一三五上,可见其关系多么密切。拗救的实质就是以拗补拗。怎样补?没有这两句话,拗救就可能变得毫无头绪、一头雾水。有了这两句话,即便不十分准确,也八九不离十了,胆子就会大许多。
    说到拗救,也暴露了两语的最大缺憾:两语有四个地方与拗救不符,分别位于四个句式上。其中含三个大拗、一个不可拗。
    一是第一句式的腹节下字,按照两语口诀属于“分明”范围,实际上却不“分明”,可以拗的,不过是大拗非救不可的,且只能用对句相救。这种情况没有人解释过什么原因所致,我只能推测是格律诗有意保留下来的古风痕迹,说明格律诗是从古体诗演变而来的。
    二是第二句式的头节上字,按照两语口诀属于“不论”范围,实际上却是非“论”不可的。这在前文说“孤平”时已经着重说过,不再多喋了。
    三是第三句式的腹节下字,性质与“一”相同,说“分明”却可以拗,但拗救方法则不同,是上下两字平仄互换,故又称为“特殊格式”。
    四是第四句式的腹节上字,按照口诀属于“不论”范围,实际上却是“分明”的,不能拗的,写诗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对最后一条第四句式这个字位的错误认识,历史上有过两类不同情况。
    一类错误是将第三句式的特殊格式用到这里来了,也来了个腹节上下字的“平仄互换”,使该句三字尾成了“平仄平”格式。
    启功先生在其《诗文声律论稿》中说:“所谓孤平(指他认为的孤平)实指两仄夾一平,此说亦不尽然。例如拗句‘仄仄平仄平’,虽与孤平式‘仄平仄仄平’极类似,即韵句中第三字一平亦为两仄所夾,然此式並不算‘犯孤平’,孟浩然犹喜用此类拗句。”接着他举了五个孟浩然“仄仄平仄平”的诗句例子。
    这里启功先生把第四句式与第三句式混淆了,不顾该句式腹节上、下字是不可互换的这个事实,所以所举孟浩然的这些例句都不是律体。
    孟浩然是盛唐诗人,初唐、盛唐正是齐梁声律诗向唐代律体诗过渡的时间,往往将律体、齐梁体、古体混杂在一起,其声律规则并不严谨。因此比孟浩然稍晚一些的王维,也有把这两个句式混淆的类似情形,如其《终南别业》的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对句同样也是“仄仄平仄平”句式。
    “仄仄仄平平”不同于其出句“平平平仄仄”,孟、王两位如果真是在写律诗,那就把“腹节上下字平仄互换”用错地方了。启功说:“然此式並不算‘犯孤平’”,殊不知若以后来日趋成熟的律体诗标准来检验,已经不是孤平或拗句的问题,而是直接出律了,是一点儿也无法“不论”的。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见。
    其原因可能是诗人们不久都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因为第二句式也有较多可能形成“平仄平”格式,如果碰在一起,势必造成一首诗中紧挨的两个韵句平仄雷同,诗就失去了音律的美感。所以盛唐、中唐以后,这种第四句式“平仄平”结尾的情况就基本消失了。
    另一类错误基本上是在盛唐出现的,即把该句式的腹节上字平拗、下字不动,出现了“三平尾”现象,如王维的《鸟鸣涧》首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就是。这也是两语的缺憾所在——这个原属“不论”的字位,实际上必须“分明”才对。
    同时,用该字平拗以救出句仄拗的现象又多了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三仄尾、三平尾”同时出现。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颔联“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就是。
    一直到晚唐之前,这种现象才明显减少,可见彼时诗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其声律的不妥处。到晚唐后,格律诗才基本摈弃了三仄尾、完全摈弃了三平尾以及二、三、四句式的单平句,真正形成了与古体诗分道扬镳的独特风格。
    最后,我把“两语”结合四个句式、经拗救后的合律拗句都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均有古代诗人例句为证。这些拗句中就数第一句式的量最多。
    第一句式:原句型——仄仄平平仄
1、平仄平平仄(头节上字平拗,不救)
例:天意怜幽草,·李商隐
2、仄仄仄平仄(腹节上字仄拗,不救或对句相救)
例:不觉碧山暮,·李白 /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杜甫
3、平仄仄平仄(头节上字平拗、腹节上字仄救,对句腹节上字相救)
例: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
4、仄仄平仄仄(腹节下字仄拗,为大拗,对句腹节上字相救)
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
5、平仄平仄仄(头节上字平拗、腹节下字仄拗,半拗加大拗,对句头节上字仄救、腹节上字平救)
例: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
6、仄仄仄仄仄(腹节上、下字均仄拗,半拗加大拗,对句腹节上字相救)
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
7、平仄仄仄仄(头节上字平拗,腹节上、下字均仄拗,半拗加大拗,对句头节上字仄救、腹节上字平救)
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第二句式:原句型——平平仄仄平
1、平平平仄平(腹节上字自行平拗或为救出句腹节上字而平拗)
例:青天无片云。·李白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2、仄平平仄平(头节上字仄声大拗,腹节上字平拗自救)
例:恐惊天上人。·李白
    第三句式:原句型——平平平仄仄
1、仄平平仄仄(头节上字仄拗,半拗不救,或对句头节上字相救)
例: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梅尧臣
2、平平仄平仄(腹节下字平拗,为大拗,腹节上字仄救,即平仄互换)
例:仍怜故乡水,·李白
    第四句式:原句型——仄仄仄平平
1、平仄仄平平(头节上字平拗,不救也不可救)
例:江岭作流人。·孟浩然
    以上共12个合律拗句可选用,不在其列的拗句就是非律句了。当然其中大拗必救的不可忘记,还需留意救的是否得当。
    再转录一首晚唐杜牧的五律《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清人赵执信的《声调谱》将它作例诗。该诗很有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杜牧以“拗峭”著名的诗豪风格,全诗除颔联对句外,全是合律拗句。且看他是怎样应用这些规则的:
野店正纷泊,茧蚕初引丝。
行人碧溪渡,系马绿杨枝。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
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首联一、二句式,出句腹节上字“正”仄拗,可救可不救。对句头节上字“茧”也仄拗,系大拗。故在腹节上字用了平声的“初”,一字两救。这样,出句声是“仄仄仄平仄”,为第一句式(2)的合律拗句。对句声是“仄平平仄平”,为第二句式(2)的合律拗句。
    颔联三、四句式,出句腹节上、下字“碧、溪”平仄对换,系大拗自救,声是“平平仄平仄”,为第三句式(2)的合律拗句。对句声“仄仄仄平平”,为第四句式的正律句。
    颈联一、二句式,出句腹节上、下字“迹、始”均仄声,半拗加大拗,声是“仄仄仄仄仄”;对句腹节上字用平声的“心”字,一字两救,声是“平平平仄平”。既符合第一句式(6)、又符合第二句式(1),均属合律拗句。
    尾联三、四句式,“念、君”两字平仄对换,与颔联出句相同,为第三句式(2)的合律拗句。对句头节上字平拗不救,声是“平仄仄平平”,为第四句式(1)的合律拗句。
    以上说的都是五言诗。至于七言诗,其合律拗句的数量是五言诗的一倍,共24句。变化均在顶节上字。四个句式的顶节依次为:第一句式分别加平平与仄平,共14句;第二句式分别加仄仄与平仄,共4句;第三句式分别加仄仄与平仄,共4句;第四句式分别加平平与仄平,共2句。限于篇幅,不罗列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