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雪漫千山 男  53岁
  • 注册日期:2015-02-22
  • 最近登录:2024-04-10
  • 粉丝人数:14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赏析

雪漫千山 发布于2023-03-14 15:00   点击:1396   评论:1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赏析

文/李红光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的创作时间论述不一,有评者认为是杜甫在代宗大历元年出三峡后所写下的一组咏怀佳作;也有评者认为是杜甫在夔州时所创作的。其实,不论是杜甫在夔州创作亦或是离夔州所作,时间段都是相差无几的。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蜀主”,指刘备,是他称帝前的旧号。“窥吴”,是指刘备于公元221年发动讨伐东吴的这场战争。昭烈帝御驾亲征兵出三峡,222年又因夷陵之败而退到了三峡所在地鱼复(此地随后被昭烈帝改名为夔州),并于223年6月10日薨于白帝城的永安宫。
    首联,如史书叙事一般,把当年蜀吴夷陵之战的开始与结果凝缩于短短14字中。这里,杜甫把征讨东吴用一“窥”字来表述,也是自己对蜀国发动的这场战争表达了反对的观点;“幸”,有代表帝王到达某地,即巡幸之意。在此字中,我们可见当时昭烈帝是何等意气风发,然而接下来,便直接写到战败后,死于永安宫的感伤情境。
    杜甫在《八阵图》里有“遗恨失吞吴”的诗句。这里的“失”与本句中的“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亦是堂堂正正的春秋笔法。在首联中“窥、幸、崩”三个字便立使诗意起伏跌宕,喜悲无常。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颔联紧承首联诗意,诗人来此凭吊,当年蜀主行帐中飘扬的旗帜只能留存于想象之中,好似还隐藏在三峡附近的群山之中,当年永安宫殿的影子也早已湮灭在白帝城郊的寺庙院里。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颈联由颔联对句转出,时光荏苒,而今生活在巫江边上的野鹤竟然在卧龙寺里高大的杉树上筑起了巢穴;年年岁岁,无论伏祭还是腊祭,都会有附近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前来主持祭奠的仪式。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尾联,由永安宫写到相邻的武侯祠,想到昭烈帝与丞相生前能够相知相辅,死后也能宫祠相邻,演绎一段君臣相得之佳话,以为后世君臣楷模,更能一并享受世人的虔诚祭祀,给世人留有不尽的追思。
    全诗由公元221年蜀主也就是汉昭烈帝刘备伐吴出三峡始,到222年他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亏输而跋涉回到白帝城,并在223年6月薨于永安宫后,再到公元766年杜甫漂泊巴蜀寄寓夔州瞻仰先主庙,时隔五百余年犹见有汉室遗庙和丞相祠堂香火祭祀不绝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刘备、诸葛孔明君臣一体相知相得的亲密关系,更见证了西汉王褒所著《四子讲德论》中所述:“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的千古君臣典范。
    全诗前四描写永安宫遗迹,诗人运用春秋笔法,以“幸、崩、翠华、玉殿”等词,代表诗人从内心深处也是尊昭烈帝为汉室正统;后四描写庙中景物,见余泽未泯。杉松能有水鹤筑巢,可鉴存庙之久;村翁于岁时无忘伏腊之祀,尤见社祭之勤。尾联由庙及祠,武侯祠本在沔阳,在此又立一处,可鉴君臣一体。恰如《出师表》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正是平日抱为一体之诚,今日享千秋一体之报也。
    全诗用语平淡自然,状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凭吊古迹而引发内心深处共鸣,明证暗比寄托自己的不遇情怀。在时间上跨度虽大,却张力十足;用词虽浅却观点明确;取景真实却极易感人。的是一篇咏怀古迹的佳作。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6)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