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觅程 男  52岁
  • 注册日期:2018-11-17
  • 最近登录:2024-04-18
  • 粉丝人数: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李娓娓诗词研究

觅程 发布于2023-03-30 02:50   点击:401   评论:0  

摘要:李娓娓(1828-1918?),字心兰,陕西省延川县孝和里(今马家河乡)李家塬人,存诗词183首,诗笔清健,无陈腐气,被誉为清代“陕北第一才女”。本文以李疆丞手抄本为底木,参照嫏嬛别馆同治本《国朝闺阁诗续编》、民国《延川县志》校勘、补遗的基础上,综述李娓娓诗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绪论外,论文分为四章。
绪论 简述李娓娓诗词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李妮娓生平事迹考证。首先是李娓娓生卒年考,其次是生平若干事件的考证。
第二章李娓娓诗词的思想内容。简述李娓娓诗词传抄情况,在校勘、补遗的基础上,将其诗词分为写景咏物之作、悼亡怀人之作、亲朋唱和之作、咏史怀古之作和感时伤怀之作五类,选择代表性诗词作品进行分析。
第三章李娓娓诗词的艺术特色。分别从对前人诗句的化用,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闺阁气”和“丈夫气”的完美融合三个方面论述。
第四章附论李娓娓和李清照诗词创作之比较。认为二人在身世遭遇、创作目的和艺术风格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就诗词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和后世影响而言。李娓娓均难以媲美李清照。

关键词:李娓娓:诗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李娓娓生平事迹考证
一、生卒年考
二、生平事迹简述

第二章李娓娓诗词的思想内容
一、写景咏物之作
二、悼亡怀人之作
三、亲朋唱和之作
四、咏史怀古之作
五、感时伤怀之作
第三章 李娓娓诗词的艺术特色
一、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二、写景、叙事和抒情巧妙的结合
三,“闺阁气”和“丈夫气”的完美融合
第四章 附论:李娓娓和李清照诗词创作之比较
参考文献



绪论
一、选题研究现状
李娓娓,字心兰,一字韵卿,陕西延川孝和里今马家河乡李家塬人。出生于官宦家庭,适本县廪生曹震方,八年而寡。同治中,避回民之乱,携二子寓居省垣。晚年复遭失子之痛,孤苦伶仃,年八十余而终。有《咏月轩吟草》《幽香馆存稿》、《绿窗词草》三辑,存诗词 180 余篇。
李娓娓诗笔清健,雄厚风雅,被誉为清代“陕北第一才女”。受地域因素影响,有关李娓娓及其诗词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
1、《李娓娓诗词专辑》,《延川文史资料》第二辑,1986年。
据已故李疆丞手抄复制本,编辑、整理李娓娓诗词152首,铅印发行。卷首槐楠《清代女诗人李妮娓》原载于1985年7月11日《陕西日报》一文,简略介绍李氏生平和诗词创作。书末附录刘阳河《诗乎?传乎?历史乎?--读<李娓娓诗词>》一文,对李娓娓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对李清照和李娓娓分别从所处时代的不同、二人写愁的内涵以及事业生计一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2、陈钟秀《陕北女诗人李心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简要介绍李氏生平、创作,并收录其诗歌 13 首。
3、梁福誓《李娓娓诗词研究》,《延川文史资料》第五辑,1986 年。
涉及李娓娓生平及创作道路、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是迄今所见关于李氏诗词研究最为全而的一篇文章。作者认为李娓娓提倡写新诗,是中国新诗运动的先驱,其诗歌多处隐喻辛亥革命,并具有反清思明的思想。这些观点都十分独特,尤其是作者用析字、隐喻解读李氏诗词,但是难免有求之过甚之嫌。
4、吕立军《清末才女李娓娓》,《陕西史志》,延川县志办,2002 年第2期。介绍李娓娓生平事迹,并对其诗歌内容做了简要分析。
5、梁福誓主编《延川县李氏文化》,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年。
分为三编,第一编“李氏原创作品辑”:
第二编“各界人士评说辑”,除前而提到的 5篇文章外,另外收有编者撰写的《关于急修李娓娓故居的建议》、冯延东的《写作秋江第一枝--追忆诗人李娓娓兼议人文史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文;
第三编“附录辑”,主要是延川李氏家谱,为研究李李娓娓身世,生平提供了重要资料
综上,人们对于李娓娓诗词的研究尚处工资料搜集、整理阶段,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尚未展开。由于李娓娓诗词以草书手抄本流传。不易辨认,加之校助不严,作品搜集、整理讹误频出,甚至有将两首诗误作一首的现象。个别学者的研究过了主观,求之过甚,观点很值得商榷。
二、研究意义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源远流长。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序言)云:“妇女文学自古已盛,及涂山氏作南音,则周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成周之时,妇女规模人具。归人之辨通有文者,所在而有。仲尼删诗,多取妇人之作,然皆传其篇章,未有专集。《汉志》始有李夫人歌诗及儒子妾未央才人歌诗。《隋志》始有《班婕妤集》,是为妇人专集之最古者。”(谢无量:《谢无量文集 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 2-3页)“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近年来,女性作家,尤其是地域性女作家备受学术界青睐。例如:周律诚的《清代常州女诗人土采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陈宏的《福建清代女诗人薛绍微思想与诗词创作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土希玉的《苏州女诗人郑允端研究》湘潭大学,2014等。这些博硕士论文多以江南女诗人个案为研究对象,相比之下,北方女诗人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以清代陕西延川女诗人李娓娓诗词创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者们对古代北方女性诗人的重视。
首先,李娓娓诗词手抄本是十分珍贵的地方文献,本文仔细校勘,并进行补遗,力求全面搜集、整理李娓娓诗词作品,其文献学价值不言而喻
其次,李娓娓现存诗词作品180余首,诗笔清健,雄厚风雅,出现在“性朴少文”的陕北地区,实属不易,作者生前就得到人们认可,被誉为清代“陕北第一才女”。本文对李娓娓生平事迹的考证和诗词作品的研究,不仅填补空白,也有助了人们认识清代陕北文学风貌。
最后,研究李妮妮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域文化价值。李氏和曹氏家族都是清代延川县望族,延川自古多出名人,李娓娓正是其杰出代表。因此,整理校注李娓娓诗词作品,对于发掘延川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文化知名度也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章李娓娓生平事迹考证

一、生卒年考
李娓娓的生年,刘阳河定于“1818年后”《延川文史资料》,1986;梁福誓谓“生于道光初年按:1821年”《延川县李氏文化》,2011;曹鸿光说“约生于1828 年”《延川县曹氏家谱》。以上三说,皆未详所依据。
笔者以为“生于1828年”较合理,理由如下:
第一,李娓娓《忆珍珠台七绝二首》序云:“余幼时随侍先严荣任蜀省之合州。”李娓娓父李宗沆,字霞山,嘉庆癸酉年进士,官至广东督粮道。按其履历,“道光十四年1834调补合州知州,十九年1839丁父忧回籍。”(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三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 35 页。)"据此,李娓娓“约生丁 1828 年",侍父居蜀时约 6-11 岁,尚属“幼时”。
第二,据民国《延川县志》、清刻令《霭山府君行述》,李氏为延川望放,李宗沆“子六人,女四”。子六人,分别为:应炖、应枢、应畴、应霖、应莘、应圻:女四人,长女适襄平赵氏,即赵尔巽的母亲;次适色廪生杨建中,即保荐道杨品之母:次适邑举人曹下树之孙广文钟英:幼适色举人曹鹤林之子廪生震方。李娓娓为幼女。又,李娓娓诗《和子纯兄见寄原韵一首》、《和锡九三兄京华见寄原韵》、《怀雨岩稼门慎斋三弟》诸篇,子纯为李应燉字,锡九即李应畴,雨岩、稼门、慎斋分别指应霖、应莘、应圻,可见李娓娓上有三兄、三姊,下有三弟,按序居七。李应莘,字稼门,咸丰乙卯1855进士,曾土讲关中书院。有《双榈书屋诗腾》。行世。今考李应莘“生于道光壬辰二月”《双桐书屋诗腾》跋,即 1832年。李娓娓居七,李应莘居九,姐弟二人生年相差不远,据此推算,李娓娓“约生于 1828 年’亦较合理。
李娓娓卒年不详,刘阳河说“卒于 1900年前”,槐楠梁福誓则认为“死于民国初年”。《幽香馆存稿》自序:“于庚午年携带二子,远涉千里,投亲未遂,流寄青门三十余年,求一枝之不得,鹪鹩见笑”。诗人 1870 年流寄,下推 30年,1900年仍在世,故刘阳河说“卒于1900年前”不足信。按李氏《落花》诗:“九十韶光似水流。”前考李氏生于 1828 年,下推 90 年,约卒于 1918 年。
又根据《延川县志 孝子》中记载:“光绪戊戌1898年秋,其姨兄赵尔巽本命落新疆,道出关中,谒姨母。知宗犹未娶,即一而接济,一面为而荐官。”(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46 页。)可知,1898 年,李娓娓仍在世,而且幸亏赵尔巽接济,生活才稍见宽裕。又"然家运否极,二子相继先逝而无明,时氏年已八十余。”(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可知,二子皆在1898年之后成婚,后先其母去世,当时李娓娓已经八十多岁。按此,可知李娓娓当卒于1918年比较合理。

二、生平事迹简述
李娓娓少时家境殷实,其父常年在外为官。其《忆珍珠台七绝二首》序里面记载:“余幼时随侍先严荣任蜀省之合州”,结合其父李宗沆履历,据此可知李娓娓幼年时曾随父入蜀。据其手抄木序里面记载:“李娓娓资性颖悟,通史书、工诗学。由于有一个书香门第的熏陶和其长兄李应炖字子纯的指点,11事吟哦,手不释卷,并与其嫂馨云闺中酬唱,称为良友。其诗笔清健,雄厚风雅,无陈腐气,有唐人之风。”可知,少女时期的李娓娓生活幸福,并且时常与自己的大嫂田巾唱和。如《春川呈嫂氏馨云》:“金粉芙蓉带醉开,夕阳红映小楼台。笑他蝴蛙知人意,飞向枝头去复来。”此诗系姑嫂二人的闺中唱和之诗。馨云为诗人长嫂杨玉莲,《闺阁诗钞续编》:“杨儒人玉连[莲],字馨云,陕西泾阳县人,从九登第女,两淮盐大使延川李应燉室。性警敏,善谈论,读书强记,雅好笔墨,襄理家计。不废吟哦,积劳致病,年三十六卒,著有《芸芳阁诗钞》”(国朝阁图诗钞续编.同治十三年1874,嫏嬛别馆刻本,国图藏,第 17 页)"又,按其手抄木字所云:“并与其嫂馨云闺中酬唱,称为良友。”可知唱和诗多作于李娓娓出嫁之前。又,李娓娓在兄弟姐妹中排第七,故而,和其大哥年龄相差应该较大。其嫂氏馨云年三十六卒,可知,站嫂唱和诗歌多作于李娓娓出嫁之前。
据手抄本序:“适曹氏,八年而寡”,李娓娓到了适婚年龄便嫁与曹震方,曹震方为曹鹤林之子,曹氏一族也为延川望族。李娓娓之父李宗沆和曹震方之父曹鹤林同里、同学且同志者也,二人当同窗聚首时,已经相约将来互缔姻焉,当时俗名换亲,及至二人长大,便成婚。“婚后二人志同道合,常以孝友互相勖,而晨昏定省之余,拈亳横笛,吟诗属文。”(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
《樱桃树》原注:“来此忽忽三年,母见背矣。”可知诗人婚后寓居省垣,依母氏,三年而母见背,夫妇乃北旋。李娓娓《答春悼亡大左田》其一:“记得同归日,今年忆去年。”原注:“去年先母殡葬后,夫妇北旋,今年二月初八日,大子长逝矣。悲哉!”李娓娓的母亲工氏卒年不详。《霭山府君行述》:“先妣工夫人年十七归府君,操井臼,执浣濯,得重闹欢,里人啧啧称贤妇。嗣服官楚蜀,公事繁多,赖先妣治家严整,有法度,府君无内顾忧。”李应莘《双桐|屋诗腾》卷四《春日展慕》:“魂招九原下,泪洒十年问。”原注;已未。展墓,即省视坟墓,宋 司马光《辞坟》诗:“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己未,即 1859 年,上推!年,则工氏约卒于1850年,诗人丈大曹震方卒于1851年。
丈人去世后,李娓娓和两个幼子寡居乡村,即陕西延川县义安里三台村。期间写下诗歌《村居即事八首》,这组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时村居生活情景,虽身居乡村却安静闲逸。
但是好景不长,其《十恨诗》自注:“同治丁卯戊辰,回田上贼之乱,贼骑临村几不可脱。”在其《延水关避兵感赋》原注里记载:“延川城破,少年如女被虏者甚多。号哭之声,惨不忍闻。”又《幽香馆存稿》自序里面写到:“余自北山之乱,家园烽火,庐舍荒凉。于庚午年携带一子,远涉千里,投亲未遂,流奇青门。”据此自序和其诗歌可知,李娓娓于庚午年1870年避回回之乱1867-1868。结合其《蒲东道中作》以及《延水关避兵感赋》中“犹傍黄河古渡头”一句可知,李娓娓于1870年携二子从延安经过黄河本打算去山西投奔亲戚,但是中间山于种种原因,最后流落青门,即汉长安城东南门。根据其诗歌《满洲巷贫居感赋》所写可知,寓居省垣期间,依靠长兄李应燉,继而李氏家道中衰,母子茕茕孑立,惟侍笔

屋谋生,其晚年生活十分凄苦。清末,其姨甥赵尔巽昆仲先后接济,赖以不困。然家运否极,两子相继先逝而无嗣。时李娓娓已八十余,旋以悲不自胜终。

第二章李娓娓诗词的思想内容

现存李娓娓诗词集为李疆承手抄本,分《咏月轩吟草》、《幽香馆存稿》《绿窗词草》三编,每编有序1篇,共存诗 152首、词22篇,李疆承,原名李树落1897 -1985,延川人,著名民主人士,曾任国民政府陕西省参议员,解放后受聘于陕西省文史馆。手抄本为 16 开稿纸,竖排,顶端有“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年月日"字样。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身为关中大学堂,1914 年更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4 年改名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据此,李疆丞手抄本应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85年,延川县文史办据李娓娓远房族亲曹志麟家藏抄本复印。
此外,同治十三年1874嫏嬛别馆刻本《国朝闺阁诗钞续编》录李娓娓《听月轩诗草》一卷,诗歌二十首。其中《日蓉江行》、《寄外》、《月夜寄外》、《寄尧农五弟时随侍家君在蜀》、《春日呈嫂氏馨云》、《春晓苦雨》、《题画》等7首,皆不见李疆丞手抄本。又,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渥丹生主编《延川县志》收录李娓娓诗歌 33 首,其中《秋朝捣衣有感》、《读史有感》两首,亦不见李疆丞手抄本。本文据此补遗,李娓娓现存诗 161 首,词 22 篇。从思想内容看,这 183 首诗词作品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写景咏物之作
在李娓娓的诗词中,写景咏物之作共有 38首。李娓娓出生子书香之家,自幼聪慧过人,受家风影响,酷爱诗书,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李娓娓和众多大家闺秀一样,享受着那个文学氛围十分浓郁的家庭带给自己的阳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四季交替以及自然风光无时无刻都在个动着诗人的思绪,情动于中,唯有书于笔端而后快。仔细品味这些诗词作品,无不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禽鸟花草春顾之情。如《春日亦可园即景》
停针倦绣困人天,点点青苔小似钱。
帘幕无风春自静,阑干有影日初偏。
夕阳园圃花烘锦,浅水池塘柳浴烟。
蝴蝶只酣芳草径,迷离多在短墙边。
这是一首春日即景之作,目之所至,景之所至;景之所至,笔之所至也。整首诗歌写出了取景之处,赏景之因,观景之时,继而写青苔点点、无风之状、日影之容、园花之貌、池柳之态以及蝴蝶之状,铺陈刻画,穷形尽相。使人读之眼前如现其景,如入之境。李娓娓笔下的风景物体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虚幻物象,她所选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和最常见的风景,但在这些最平常、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景物之中却寄托着自己的情感。虚实相问,使人们在读诗歌时,可以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身上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例如《见柿花黄感而有作》:
庭前又见柿花黄,往事回头空断肠。
秋月春风人易老,罗裳还是旧罗裳。
这是伤景之作。柿子树是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果树,柿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子结果一年又一年,年华易逝,韶光易老。看到门前的柿子化黄了,作者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渐渐老去的岁月。柿子树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年年化黄,年年结果,年年依旧,但人却不一样,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感受到了岁月的蹉跎和流逝,具有深沉的沧桑感。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题材类型,清人俞琰云:“诗也者,发于志而实感于物者也。(清俞琰:《咏物诗选 自序》,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3页。)诗感于物,而其体物者不可以不工,状物者不可以不切,于是有咏物一体,以穷物之情,尽物之态,而诗学之要,莫先于咏物矣。”“李娓娓的咏物诗往往以物咏人,通过所咏之物的特点或者品质,以物及人。例如《咏梅花二首》

春风独步小阳天,清气常留鹤自眠。
只为不嫌霜雪冷,故教开到百花先。

冰肌玉骨自天成,一种幽香梦也清。
何幸梅花修得到,好同枯竹话三生。


这是吟咏梅花的两首诗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梅花代表着“傲骨”,梅花凌寒独自开放的坚强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四库全书总目》中记载:“离骚偏撷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逐以咏梅为诗家。”(程杰:《中国梅花市美文化研究》、巴国书社,2008 年,第 270 页。)这也足以说明梅花在中国古代文人作品里面的重要地位。因为梅花代表一种高洁的品质和人格,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读李娓娓这两首咏梅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寄托的那种傲骨,第一首诗歌通过描述不嫌稻
雪冷、独步春天、清气伴鹤的梅花,写山了梅花高雅不俗的品格。以花比德。高雅拔俗;以花喻人,则梅花未必是真隐士,却必定足真雅士,作者寓意做人也应该像梅花一样,做真雅士。第二首写的是冰肌玉骨之梅花,是那幽香清梦之梅花,足那与枯竹同群之梅花。且看它可有半点浊气?如此写来,则以梅比德,高洁不群:以梅喻人,则真洁士也。两首咏梅诗其实在隐喻做人也要像梅花一样,做真雅士,真洁士,再如《咏灯》
一点清光照影频,花开花落不关春。
深宵似解勤挑剔,常把月心向主人
这是吟咏我们生活中最常的生活用品——灯的一首诗歌,灯光与自然之光之不同,自然之光带来的足花开花落的时光流逝,而灯光则无此种忧患,而是“常把月心向主人”。此言较之自然之光,灯光具有“不迁德”之美德也。而作者在这里仅仅赞美的是灯的这种美德吗?当然不是,作为人,也应当具有“不迁德”的美德。又如其词《踏莎行 梨花》;
玉质轻盈,婷婷开遍。溶溶月照深深院。莫教春雨湿啼恨,无端却把东风怨。醉雪千枝,幽香一片,淡妆雅胜桃花艳。饶他粉婕让一分,朝天妒杀人人面。
此词为脉颂梨花的作品,寥寥几句,将梨花的形态描摹的形神尽出。玉质梨花,且须珍惜,莫让其凋残于风雨之中,至此,这哪里是写梨花,分明是在写一位遗也独立的佳人。
还有《咏菊》、《白牡丹》、《蝴婕花》、《秋海棠》等等也是李娓娓诗歌中非常精彩的咏物诗。李娓娓的写景咏物作品往往在写景脉物的过程中渗透着自己的主观情绪,情景交融,物我为一,托物言志,由实及虚,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怀和审美效果。

二、悼亡怀人之作

在李娓娓的诗词中有一部分诗词特别引人注目,令人感动,这就是她的悼亡怀人之作。所谓“悼亡怀人”,虽然都有怀念想念的意思,但是一者却存在不同。悼亡诗是悼念已故之人,追忆往昔,而怀人诗则主要指怀念生者。在李娓娓的诗词中,悼亡怀人之作共 27 首,其中,悼亡诗 10 首,怀人诗17首,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却是研究李娓娓诗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李娓娓的悼亡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悼念丈夫,表达伉俪深情的诗歌;另类是悼念亲人的诗作。
“白发期同穴,青丝已断缘。”李娓娓成年便嫁与曹震方。婚后,夫唱女随,志同道合,常以学友相勉励。孝敬公婆之余,大妇拈毫横笛,吟诗弄墨。但是人有悲欢离合,八年后,曹震方去世,丈夫的去世对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且看《哭亡夫》:
骨瘦神昏气若丝,伤心只在盖棺时。
黄泉有路人难到,哭断肝肠知不知?
本诗读之使人心痛,先写天人永隔,夫亡后自己之惨痛,形销骨立,气息如丝。尤其使人悲痛的是伤心盖棺时,一个“只”字,乍一读轻飘飘,仔细揣摩重愈千斤。概因在盖棺那一瞬间,诗人情感突然爆发,达到极致,则前文什么形销骨立,什么气息如丝,一切己不足道战,从此后天人水隔,不复相见。尾联推进一层,写人火殊途,以问句“哭断肝肠知不知”作结。诗人在这里似怨似诉,质问亡夫:我已是哭断肝肠,你为什么不睁眼看看?
《暮春悼亡夫左田五律二首》也写尽自己的伤心与凄婉,倾诉自己哀莫大死的伤感,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悼念自己亲人的诗歌,如悼亡母亲之作有:《樱桃一》:
去年樱桃红灼灼,今年樱桃开又落。
花开花落怨春光,春去花来空断肠。
种花人没花憔悴,我欲问花花欲泪。
今日伤心为花苦,明日伤心在何处?
可怜辜负惜花心,樱桃一曲谁知音?
原注:“此树乃余归后先母所植。来此忽忽三年,母见背矣,树犹如故。不胜今昔之感,歌以悲之!”睹物思人,足所有的悼亡诗最常用的抒情模式。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了欲孝而亲不在,于是看到母亲亲手种下的樱桃树时便忧然如思。可以想像作者在写这首诗歌时是怎么样的心情,“针”、“水”、“石”、“草”、“月”这些意象都足带有悲**彩和感伤色彩的暗色调意象,可以明显看山与前期诗歌中作者所采用的那些清丽明亮色调的意象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在这里,作者选取了“樱桃”这一意象,本来是平常意象,但是在作者笔下,它不再是简单的意象,而是丹亲亲手种下的樱桃,睹物思人,愁绪倍添。然而,祸不单行,好像才女的命运都是不幸的吧,在其母亲去些一年后,她的丈夫也去世,留下她与两个年幼的孩子,终于将坚强的她最后一点点心理防线彻底击溃,这不仅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愁,更是痛彻心扉的死别。在这之后,她的四弟、六弟相继去世。如悼念四弟的《哭雨岩四弟》:
天南地北竟何如,云水无情恨有余。
归雁一声肠欲断,可怜不见汴梁书。
诗人四弟李应霖,字雨岩,性忠厚和平,山太学生输粟补河南通判,病卒。按李应莘《双桐书屋诗腾》(李应莘:双桐书屋诗腾》,民国十五年1926,扬州思过斋刻本,国图藏)卷六《中牟道中》原注:“壬巾1872,时扶先四兄柩回西安。”"李应霖卒于1872年,此诗作于是年。概前有悼亡母之作、悼亡夫之作、悼六弟之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哀。可怕的是这种悲哀又一次降临到诗人身上,如果按时序把诗人的悼广诗逐一比对,自可发现诗人情感从最初的嚎喝痛哭到最后的含悲忍痛。其痛心至于麻木,其悲哀至于沉寂,然不变的是那刻骨铭心的苦痛。诗人此作虽为悼亡,然已不复嚎啕大哭矣,非饱经风霜者不能有此转变。其措意愈深沉,其情思愈隐忍,诗人之悲痛,可想而知。又如《哭六弟慎斋》:
生不相逢死更难,葛惊烽火望长安。
可怜人事飘零后,月到团剿不忍看。
慎斋,诗人六弟李应圻,字慎斋,一字子固。民国《延川县志》卷五:“李应圻,性孝友,喜诵读,太学生,秋闹屡荐不售,四川候补县丞。同治初,将晋京,拟输粟迁官,甫出省,叩遇回匪殉难。”(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山版社,2003 年,第 104 页。)
《霭山府君行述》:“次应圻,分发四川县承,以同治二年1863死回逆之难。”李应圻是李娓娓兄妹之最小者,不幸罹匪难而亡,且其母早亡,长姊如母,故此为白发人送黑发人,天地间一大痛苦事也。本诗首先叙还其弟遇难前之事,生几不能相逢,死后更是相见无期,因匪寇事,于是诗人开始关注长安的亲人,担心他们的安危。最后抒发其弟遇难后之痛苦心情,因着六弟之事,团圆月变成了断肠曲,此月圆人不圆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秋日悼亡弟雨岩》《哭亡姊霞仙》等等,都是悼念自己亲人的诗作。人的去世往往是突然的、猝不及防的,是倏忽之间的事情,但足,生者对于死者的哀悼思念却是绵长的、久远的,李娓娓对自己亲人的哀悼怀念之情一直伴随她有生之年。这些诗歌之所以会感人至深,足因为诗歌里面有真情存在,"真”似可足构建诗歌感情的关键所在。如果诗歌里面虚情假意,纵使辞藻华丽,结构工整也是空中楼阁,虚有其表,真正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的诗歌,其情必定极真极切
李娓娓诗歌里面有 18 首怀人之作,这些诗歌多是作于她山嫁以石,离开自己的亲人,时常会想念他们,于是只能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如《留别嫂氏馨云》
骊歌欲断怅离情,无那催人百感生。
芳草依依随去马,斜阳叔叙件归程
树间鸟语偏多恨,们上泉流咽有声
回首长安何处是?苍茫唯见暮云横。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首《忆嫂氏馨云》,也是怀念自己的嫂子馨云的。在中国古代女子活动范围有限的空间里,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有相同爱好的闺蜜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知音难逢,所以,李娓娓和自己的嫂子有很深厚的感情。如《忆霞仙二姊》:

深闺镇日敛双蛾,关塞无情乡思多。
莫道眼前增感慨,他时风景复如何?
霞仙,诗人二姊。民国《延川县志》:李宗沆“女四,长适襄平赵氏,四赵尔巽之母也;次适色原生杨建中,即保荐道杨晶之母也:次适邑举人曹玉树之孙广文钟英;幼适包举人曹鹤龄之子廪生震方。”(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02 页。)"按:下氏诸婉名,长姊左芬。又名婕仙,李娓娓《姊婕仙夫亡愁且病以诗慰之》,即指长姑。二姊霞仙,李娓娓《哭亡姊霞仙》序:“兵火后,如妹避难长安。不数月,姊大妇赴白水训导任。从此十九年不复相见笑。”所言同治中避回回之乱。而长姊大赵文颖咸上四年1854阳谷殉难,赴白水训导任者,非二姊大妇莫属。三姊月波,李应莘《双桐|屋诗腾》卷一《走笔代柬寄月波三姊》、卷五《喜晤月波三姊赋诗四章时将渴选兼志别意》,可证。则婕仙居长,霞仙居次,月波居三,心兰最幼,今氏姊妹长幼之序明矣。
李娓娓在《绿窗词草》中有《捣练子 秋夜忆诸姊》就是写来怀念自己的姐姐们:
秋似水,夜如年。冷用幽窗蟋蟀天。
相忆旧时人不见,灯花如豆为谁圆?
词人感物生情,感叹灯晕尚有团圆之形,而人无团圆之时,则见山“人不见”之语终非虚托。悼亡怀人的作品虽然在数量上面并不是李娓娓诗歌里面的多数,但是却是研究李娓娓生平和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些都是影响她创作经历的重要部分。

三、亲朋唱和之作

在李娓娓现存的诗歌里面,亲朋唱和诗共有 12首,这十二首诗歌分别是:《和锡九三兄京华见寄原韵》、《和子纯兄见寄原韵一首》、《寄和稼门五弟原韵六绝》、《志稼门五弟随侍家村任居蜀》、《寄嫂氏馨云》、《和伯瞻长侄月夜园中小酌原韵二首》《奇仲南侄七绝一首》、《栈青门寄月波姊》、《和季熊侄九日登高遇雨原韵二首》、《月夜寄外》、《寄尧农五弟时随侍家君在蜀》、《寄清芬四弟妹七绝二首》。我们品读这12 首诗歌,就会发现,与以往的唱和诗歌存在不同,李娓娓的唱和诗歌多是和自己的亲人往来的唱和诗歌,尤其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女性被认为应该“内言不出”,她们往往囿于自己的闺阁和庭院,或者在家人认为可以活动的范围内活动,女子是不允许随意和外面的人接触的,这样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她们的唱和诗也多以自己亲近的人为主。李氏一门,子孙男女数十人,咸敦诗书,娴礼法,晨昏定省而外,非属诗文,既谈古今,庭帏之内彬彬如也。一门贤孝,累世绵延。李氏本就为书香之家,兄弟姐妹几乎都有读书,而且多有写诗,平日其乐融融,故而,经常会有唱和诗。如《和子纯兄见寄原韵一首》
别后凭谁寄,登楼意更赊。
淡烟迷远树,疏雨带残霞。
不及行行雁,聊观阵阵鸦。
客中须自重,君独在天涯。
子纯:诗人长兄李应燉。民国《延川县志》卷五:“李应燉,字子纯,宗沆长子。道光已酉1849拔贡举,官盐大使。性淡泊,学博洽,工诗能文。诸弟妹能诗者,皆其所教授也。嗜读书,手不释卷。侨寓省坑多年,结文诗社以课学徒。社中无论男女所作,皆评定其甲乙。妹曹氏按:李娓娓舟试辄冠,炖尝特称之。”(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02页。)“由此,可以看出李应燉也是喜欢写诗、读诗的人,李李娓娓从小就写诗歌也有自己的大哥教授的功劳。又如《寄和稼门五弟原韵六绝》:
谁唱西风雨调腔,忘忧聊且酌银釭。
空阶螅蟀啾啾语,为伴幽人坐雨窗。

晚钟催月听撞撞,遥忆姮娥七宝幢。
我自对卿卿对我,浑忘花影上西窗。

昨夜依稀共小艘,分明笑语话巴江。
鹑声不肯留残梦,催醒南柯月半窗。

烟柳一丝经策骏,天涯两隔不同邦。
那堪静夜灯前坐,又听秋声送到窗。

敢道多才竟少双,千钧笔力岂能扛。
欲将诗酒闲傍阁,空对芭蕉惜绿窗。

风过芳园百草降,穿花池水响泷泷。
近来别有幽闲处,一树蔷薇半掩窗。
稼门:诗人五弟。民国《延川县志》卷五:“李应莘,字稼门,宗沆第五子。咸丰乙卯年1855联捷进士,内阁中书,河南候补知府,以军功赏戴花翎。主讲关中书院数年。性狐峭。著有《双桐轩诗集》,行世。”(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104 页。)“读李应莘所写的《双桐轩诗集》中的诗歌,清新雅健,尤其是其中的歌行体更是有唐人风骨。此处的六首诗歌是李娓娓依韵和其五弟的诗歌,先写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处境,然后笔锋一转,在梦里梦见普日大家其乐融融的画而,“昨夜依稀其小履,分明笑语话巴江。”梦境中诗人和家人共乘小船畅游巴江,嬉笑言谈。以梦境写往事,极言其印象之深,如此亦真亦幻之笔,寓丁其中的感情便更加复杂。木来节奏明快,欢愉景也,但因包裹在这种亦真亦幻的笔法之中,直见昨日如梦之感叹,夜半梦醒,明其无奈之情,其留恋往事之心情,亦由此可见。“南柯”者,美梦也,此言美梦短暂,欢乐易逝,长夜难眠也。这充分写出了作者对兄弟姐妹之间这种美好生活的留恋以及对亲人的想念。李娓娓作品以诗歌为主,其诗歌数量和质量远远胜于其词,但是其词也有和亲朋间的唱和之作。如:《醉花阴 和季熊侄江南见寄》:
却怪黄莺啼不住,侬恨凭谁诉?襟上泪痕余,飞尽柳花,惆帐春将暮。
天涯满目云和树,望断关山路。芳草忆江南,多少离愁,梦到秦淮渡。
诗欲庄,词欲丽,曲欲谐而联欲妙,此之为本色当行。李娓娓的词写得清丽婉约,真情感人,寒寥儿句,足以道出诗人思念之真切。
在李娓娓的诗歌当中,还有很多首写给自己的嫂子馨云的诗歌,一方面互相砥砺诗艺,展示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诗歌唱和,她们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女性之间的情谊真挚纯洁,超越了功利思想,结成了精神上的坚强同盟。

四、咏史怀古之作

李娓娓的诗歌中,咏史怀古之作共有 16 首,与男性诗人往往注重的是家国之思不同,李娓娓的咏史怀古作品多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看法。她突破了一般闺阁女诗人的诗歌题材,上升了一个高度,充分表现了女诗人自己本身有着同男性一样独立的生命意志和珍贵的人格品质。李娓娓是清醒的,家庭的开明,父母的教育,丈夫的体谅使得这个心思聪慧的女子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她毫不犹豫的突破了“小我”的情怀,用咏史怀古诗歌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李娓娓摆脱了历来人们的窠白,站在女性的立场,从女性的视角去重新评估历史,以此希冀可以给历史上的人物一个新的评论。《咏杨妃二首》:
宠极从来祸亦奇,休将七夕说佳期。
红尘飞骑渔阳鼓,无复当年进荔枝。

云鬓花颜致杀身,霓裳一曲起烟尘。
君王重色轻天下,误国何须怨美人?
杨玉环和唐幺宗之事是历史上文人所喜闻乐见的故事,自古文人多批判,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兴盛的唐王朝因杨玉环的出现而危机重重,于是红颜祸水成了杨玉环的代名词。后来为杨妃翻案之作也有很多,从杜子美《哀江头》至白乐天《长恨歌》至狄归昌《题马嵬驿》,至袁子才《再题马嵬驿》等。这些翻案文字或惋惜、或同情,不一而足。哀子才虽则把安史之乱的原因归结到姚崇罢相,然姚崇罢相与杨党专权有因缘关系,杨党专权与杨妃受宠有因缘关系,杨妃受宠与杨妃貌美有因缘关系,可见这些翻案文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男权世界的隐含命题,那便是红颜惑主,女色误国。咏史诗难写,就难在难摆脱历史评价的窠臼,写出新意来。李娓娓的《咏杨妃》绕开对历史人物进行历史评价,只就人物本身遭遇进行深情解读。本诗同样是翻案文字,但是较之前人,至少有两个超越。第一、直接把杨妃美貌和渔阳鼙鼓摆将出来,却把男权世界潜意识认同,而羞羞答答不肯坦然表达出来的惑主误国”论直接斩断,这首诗歌否认了杨妃貌美与安史之乱之间有必然联系,相反却是认为红颜貌美是杨妃马嵬赐死的肇祸之源。第二、和前人诗作含含糊糊,不肯承认不同。本诗直接点出安更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君王重色轻天下",而不仅仅是“君王重色思倾国”了!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唐玄宗。这便把前人诗作那种维护玄宗,转嫁罪名’的羞羞答答的男权世界遮羞布一把扯将下来。翻案如此彻底,女性意识如此奇崛,此又一大超越也。宠极生祸,这是一位女诗人对同样是女子身份的杨妃进行的深情观照,红颜薄命,这是本诗对杨妃的深情解读。又如《明妃》:
毛公一笔误名花,白草黄云别汉家。
千古不留亡国恨,何须马上怨琵琶。
“昭君出塞”是咏史怀古诗歌中常见的题材,昭君特殊身世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正因为这样的内涵使得几个年来对她的解读各种各样,既有男性诗人在君臣关系上的无奈,也有怜香惜下的文人叹息和对汉元帝的痛斥,还有文人的自伤。但是李娓娓颠覆了昭君的悲剧命运,赋予它全新的解读方式。于明妃而言,能够选入宫门,一大幸事也:然因曲师一笔,便远嫁匈奴,此又一大憾事了;然唯其远嫁匈奴,才摆脱了“名花误国”的千古骂名,此又一大幸事也。如此层层深入,步步跟进,尾句“何须马上怨琵琶”一语不辩自立。善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大概是诗人从王嫱事件中得到的最沉重的领悟了。                                                                                                                                                                                                                                                                                                                                                                                                                                                                                                                                                                                                                                                                                                                                                                                                                                                                                                                                                                                                                                                                                                                                                                                                                                                                                                                                                                                                                                                                                                                                                                                                                                                                                                                                                                                                                                                                                                                                                                                                                      
除了站在女性的立场对历史事件给予全新的解读之外,诗人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历史人物的悲剧给予同情和惋惜,能够对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李陵》:
黄沙漠漠阵云沉,斩虏搴旗血满襟。
百战徒劳功未建,一朝惜死罪犹深。
胡笳吹落思乡泪,边月难明报汉心。
若果君臣全大义,不教遗恨到于今。
本诗为咏史之作,是对“李陵诈降”说之翻案。通过写李陵在匈奴时的情景,思乡泪,报汉心,却又以“难明”一语作结。诗人之笔墨并不拘泥于李陵是否诈降。
而是言李陵降后仍有拳拳报汉之心,其结果却是“难明”,如此则武帝不察之责亦自摆脱不了。最后直言李凌事件的责任在于君臣双方,李凌有惜死投降之罪,而武帝有失察不明之责。这样大胆的表露是本为女性多不可的,但是诗人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除此之外,在李娓娓的诗歌中还有一部分是对征人的同情和赞扬,如《塞上曲》《塞上》等,都是对征人的同情,《古戍》:
榆柳萧疏几度秋,戍楼寒角不胜愁。
可怜万古长征客,都为边情白了头。
榆杨、戍楼、寒角,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悲壮与惨烈,让人心悸,又指出这静穆苍凉的古戍口,埋没了万古以米多少守边将士们的深深边愁啊!措意深沉,实咏古诗之佳制。
其词作虽然不多,但是仍有怀古之佳作,如《小重山 关中怀古》,通过咏怀古事和古迹,陈述历史兴亡,感叹成王败寇,朝代更替最终都将归丁空,历史的厚重感扑而而来。
鲁迅先生曾说过:“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王景山:《鲁迅名作鉴赏辞典 花边文学卷》,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第 775 页。)作为女子,她关注历史的兴衰变化,熟识历史事件,并且运用自己的情感主体志向去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给予他们独到的见解,抒发自己的历史感怀,这在闺阁女诗人的作品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五、感时伤怀之作

感时伤怀是女性作家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女性感伤诗歌一般是多是对自己身世之感和遭遇的自诉,但是李娓娓的诗歌里面不仅有对自身遭遇的倾诉,也有对于广大人民疾苦的关注。
首先,倾诉了自己飘零不偶的身世之感。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撕碎给人看,李娓娓少年时期,李氏为延川望族,家境殷实,父母开明,兄弟姐妹十分和睦。成年之后,嫁给曹震方为妻,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拈毫横笛,吟诗属文,本来幸福的生活在八年以后全部崩塌。八年以后,其母亲和丈夫相继去世,留下她与两个年幼的孩子,伶仃孤苦。但是她不能被打垮,仍然细心的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教导成人。“同治中,回匪陷城,发、土各匪继之,全境糜烂,不堪言状。氏携二子避难省垣,依李氏。继李家道中衰,母子茕茕孑立,惟恃笔墨谋生,此外取舍则一毫不苟。”(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李娓娓的晚年生活十分凄凉,李家家道中落,生活十分贫困,幸亏有自己的姨甥赵尔巽的接济,“其姨甥赵尔巽昆仲先后接济,赖以不困。然家运否极,两子先后相继先逝而无嗣。时年已八十余,旋以悲不自胜终。”(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补,2003 年,第 158页)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是人间最痛苦的事情,李娓娓晚景凄凉,客死他乡,死后,“幸胞侄之棻,迎其丧归里而何厝焉。”(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146 页。)所谓“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4页)这样凄凉的一生让李娓娓写出了很多感伤诗,《春日多感》:
伤春春莫笑人痴,万事皆空我亦知。
明月有光堪对酒,落花无恨不成诗。
依稀风景犹今日,多少园林异昔时。
六十年来尘梦里,余生赢得鬓如丝。
本诗约作于 1888 年,诗人 60 岁。春,岁首也,其可感者多矣。本诗即为因春感怀之作。“伤春”二字,则其情感基调已自定矣。诗人把春日当作诉说对象,则诗人之痴心可见一斑。缘何不许春口笑其痴呢?自作解答。你笑我执着于伤春,不曾领怡那万事皆空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其实我是知道的。诗人越是这般故作超脱,越显其痴。见落花而伤春;见风景不异于旧川而伤春;见风景大异于旧日而伤春。一路下来,全是为其伤春辩护。结尾把人生比作一场春梦,梦醒时分,已是鬓发如丝。木诗一味是超脱语,却一味是痴语,其中渗透了作者的身世悲伤之感。又如《秋日病中》:
倚枕浑无力,求医又苦贫。
怕听窗外雨,懒拂案头尘。
暮鹊争棲树,秋风故冷人。
黄花开也未?笑语羡东邻。

本诗为诗人病中之作。晚年的李娓娓身体多病,但因为经济拮据,又无钱求医。
又是“倚枕”,又是“无力”,更着一“浑”字,极言其病疴沉重,但因贫困而无力求医,故而诗人感觉到世态炎凉,似乎秋风都在故意为难人。最后一句“黄花开也未?笑语羡东邻?”却是苍凉之意拘束不住,溢于言表了。“菊花开放了没有?"我带着微笑,羡慕地询问前来探望我的邻居们!实际上暗示了诗人病疴沉重,已经无法起身赏花了。诗人之笑,实是苦笑,一种“带泪的微笑”,让人读完不禁心生恻然!再如,其词《西江月 感旧》:
芳草绿生满地,夕阳红上西楼。
无端往事上心头,汨滴春衫湿透。
 朱户未开金锁,湘帘不挂银钩。
徘徊亭畔几迟留,惟有风光依旧。
芳草满地,春之暮也;夕阳西楼,日之暮也。暮春晚照,人好时光流逝不逮。感时伤怀之事自然浮上心头。因伤怀而落泪,颇多物是人非之慨。
其次,诗人密切关注民生疚苦。李娓娓的一生从富贵走向贫穷,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动乱和个人生活的巨人变化使她的视野和眼界不断的开阔,她不再为自己一个人的苦难和不幸而悲哀,而是为整整一人批和自己一样的人感到悲哀。她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没有了少女的闲思清愁,埋藏起了生离死别的苦愁,更多的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担忧。同治六年的回回反乱加上土匪和继作乱而带给人们的巨大灾难十分深重,诗人携二子,避乱于省城西安,依娘家李氏。但据记载,当时李氏一族,也已经家道中落,历尽沧桑的诗人虽然生活十分艰难,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道“满阁香烟云一缕,半窗梅影月千枝”的年轻女子了。看到家国灾难,诗人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用诗歌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延川县志》记载:“同治六年十月十九口夜,星陨如雨。同治八年秋七月,大雨雹,禾稼伤尽。是年,又大疫,死人无算。同治九、十两年,狼食人。同治九、十两年,土匪猖獗,满山盈谷。同治六年以前,彗星屡见,光焰万丈。”(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年,第 64 页。)战争和饥荒带给人们的灾难是巨大的,战争拆散了完美的家庭,那些和自己一样失去丈夫的妇女,还有那些等待外出丈夫归来的妇女,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静静的等待可能即将回来的丈夫。如《延水关避兵感赋》


烽火连天满目愁,夕阳烟水望东流。
桃花有泪啼红粉,杨柳无人上翠楼。
拂面风尘谁与共,惊魂鼙鼓未曾休
前途渺渺知何处,犹傍黄河古渡头。
延水关,在延川县东南七十里吐延川口,东临黄河,北通山西水和县,有渡。延川城破,少年妇女被虏者其多,号哭之声,惨不忍闻。战乱中红粉啼泪,人民逃医,战乱时期,命如草芥,前途茫茫,未可预卜,只知道现在身处黄河古渡。面对这样的景象,怎么不让人揪心?
经历的事情多了,接触了复杂的生活,于是发现了民生疾苦,有感于自身的苦难,诗人更容易把悲悯的目光投向和自己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反映他们生存的艰辛,表达自己对民间疾苦的温煦关怀。如《满洲巷贫居感赋》:
长钗金凤委泥沙,烽火离乡更可嗟。
碧草柴门楼客处,绿杨深巷寄侬家。
当窗明月全为镜,拂槛东风白扫花。
天地无私春有分,不须惆怅忆桑麻。
这首诗歌乍一读,有苦中作乐的感觉,身被离乱,背井离乡,客居之苦,又怎能说的出口。“当窗明月全为镜,拂槛东风自扫花。”明明连个镜子都没有,却说明月为镜,明明是枯枝败叶,一派萧瑟景象,却说是东风扫花。“桑麻”是家乡,诗人本想说生活虽然困顿,但是好在天地无私,贫民照样可以观景赏花,何须去苦苦的思念家乡呢?其实是曲笔点题,他乡虽好,尚且不如故乡一亳,况且诗人在他乡过的如此艰辛。由自己的艰辛,想到了和自己一样的父老乡亲们的艰辛,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家园,让人们流离失所。再如《闻日本警报感而有作》:
曾由万里听边军,惆怅烽烟望帝京。
若果圣朝求国器,谁从山野识贤明?
读书每被青袍误,弹剑空悲白发生。
今日试观天下事,英雄何处更谈兵?
本诗感于时事而作,以史笔入作,得老杜之余唾。一则实录时事,不加隐讳,
虽非史官,却有史家之心。二则直笔讽喻,语涉锋芒,直刺当政者用人不公。!史职,却有史家之胆,信哉!史笔如椽,古人诚不我欺也!
以上五类是我们根据李娓娓诗词的思想内容所做的大致分类,当然,在李娓娓的诗词里面还有表达其他内容的。如其诗歌里面有一部分是独坐有感而发的诗歌还有其《绿窗词草》中写春愁秋恨之类的词,也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处不列。

第三章李娓娓诗词的艺术特色

李娓娓诗词“诗笔清健,无陈腐气”。诗人善于模仿、化用前人诗句,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虽为女性作家,李娓娓的诗词却不落女性创作风格柔弱婉媚的俗套,其诗歌清丽雅健,有唐人风骨。

一、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作为一个女诗人,李娓娓生活圈子狭小,阅历并不是很丰富,早年诗歌创作多闺中唱和,寓居省垣后,为生计所迫,更加封闭,多感时伤怀之作。因此,诗词创作中,模仿、化用前人诗句之处十分常见。例如《老马》:
匹马无休息,应知道路难。
影随边月瘦,蹄蹴晓风寒。
此日心犹壮,当年汗未下
沙场征戍客,能不忆长安?
这首诗是以“老马”的形象来比喻疲劳疆场的老将。“此日心犹壮,当年汗未干”,化用自曹操《步山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十暮年,壮心不已”杜甫《江汉》:“落日心犹壮”。诗人将这两句诗歌和在一起,使老马那种疲劳但是仍然顽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沙场征戍客”化用自唐人诗句。孟檠《本事诗 情感》:“开元中,颁赐边军纩衣,制于宫中。有兵士于短袍中得诗口: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能不忆长安”句化用杜甫《月夜》诗:“未解忆长安”。再如《和子纯兄见寄原韵一首》:
淡烟迷远树,疏雨带残霞。
不及行行雁,聊观阵阵鸦。
前句出自宋代仲殊《诉衷情 春词》:“长桥春水拍堤沙,疏雨带残霞”:后句出自陆游《督下麦雨中夜归》:“两两犊并行,阵阵鸦续下”。诗人将原来的诗词加以化用。转化为自己的诗歌,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也特别优美。盖"淡烟”、“疏雨”、“远树”、“残霞”,景之凄清者也。而又置一“迷”字,一“带”字,则迷蒙凄清之景萦带心间,徒增儿分愁苦。寄雁传情而不及,寒鸦聒噪而扰心,这样描写,对兄长的思念以及希望兄长客居他乡,独自珍重的愿望赫然于笔端。再如《双调望江南蓉春感赋》
芳草绿,何处不天涯。客里休听归去鸟。愁中怕见落时花,春恨在侬家。人叔寞,独自倚阑干。今日风光何冷落,当年故旧已凋残,有泪向谁弹?
其中“愁中怕见落时花”出自辛弁疾《汉宫春》中《立春》:“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一句。“人寂寞,独自倚阑干”一句山自朱淑真的《菩萨蛮》:“独自倚阑|,仪染花正寒。”出此化用,伤春之情已然于笔端,人涯漂泊,客居他乡的孤独愁闷霎时间弥漫开来,让人为其中所表达的感情所感染。
诗人还化用前人典故,甚至是诗意。例如《易水》
留的无穷恨,萧黄易水寒。
高歌悲壮上,宝剑别燕丹。
慷慨人如在,淋漓血未干。
秦王能不死,千古发长叹。
《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钶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 年,第 2520页。)"诗人将本来很长的故事,用两句诗歌直接表达出来,言简意赅,慷慨悲歌之士,仗剑易水,读完之后。壮士的形象马上出现在眼前,再如《古意二首》
郎道莲花矫,侬道莲心苦。
感此伤依心,低头泪如雨。

郎欲采芙蓉,侬恐芙蓉落。
芙蓉不禁秋,一江风雨恶。
此两诗意仿《乐府诗吴歌子》,窥入其意而形容之,深得夺胎换骨之妙。这两首诗立意布局相似,合参并酌,更多趣味。这样的化用,在李妮娓的诗歌里面不只一两处,她能将自己所看过的前人的诗词巧妙的化用到自己的诗歌里面,从而产生新的意境,来很好的为自己的主题服务。

二、写景、叙事和抒情巧妙的结合

李娓娓在自己的诗歌中将写景、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她的诗歌不是单纯的记事,不是纯粹的写景,而是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如《亦可园又末偶成》:
槿花争放小亭东,乌语无人夕照中。
十二阑千秋欲到,深深庭院悄帘栊。
本诗为夏末傍晚即景之作,直描又末亦可园的景色,槿花,又名舜英,此花朝开夕落,李时珍《本草纲口》所谓“仅荣华一瞬之义也”。作者紧扣亦n园’之景,轻点轻放,不事渲染,止是白描。虽然写的是女末傍晚夕阳照耀下的亦可园的景色,但是却包含浓浓的感叹之义,物是人非,荣华一瞬,一切不都像那朝开夕落的槿花一样吗?虽则是写景,但是却情景交融,启人深思。又如《题废园桃花》
落红如用易推残,不见东风十二闹。
一自种桃人去后,无情却作路旁看。
诗人写废园桃花,却是那“落红如雨”的桃化,写废园之残败,则不仅园废,桃花亦自摧残矣,明其衰败景象不仅废园而已。最后说明桃花衰败之因,概园因人而废,桃树因园废而废。曾经的十二闹干已漂灭不可见,则闹干里面的园林变成了道路,园林里的桃树也沦为了路旁野桃了。而桃花,这多情儿女心目中的有情物,如今却因无人寄情玩赏,而彻底沦为了俗人眼中结果实的花了,故曰“无情”,谓无情感投入也,本诗抒发的是一种沧海桑田的沉痛感。王夫之说过:“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曰:“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李妮娓的诗歌将情与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的感情表达的更加真挚。
其诗如此,其词更是情景交融。她的词温婉柔美,处处写着自己的所思所感正如现代评论家胡云翼在《中国妇女与文学》里面写到的一样:“婉约而温柔的文学,总得女性来作才像样。”"(胡云翼:《中国妇女与文学》,沪江书屋,1946年,第121页。)如《归自谣 春雨感赋》
愁儿许,花带泪痕红湿雨,篆烟不断东风舞。春光半减谁能补?黄鹂语,消魂莫到阑干处。
这是 首即景感怀之作,词中举凡“春雨、花红、篆烟、东风、春光”等皆染词人之色彩,所谓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也,读者须具此正大法眼。整首词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用阑干、梧桐、月光、西风、酒营造出一种十分曲关     淡雅的氛围和意境,让读者在这种意境里面感受词人的“愁思无解”的无奈!词境宛然目前,情韵自然浮现。
读李娓娓的诗歌给人的就是一种平和淡然的感觉,她站在一个女性的立场在诗歌之中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她一生经历了母亲,丈大,弟弟和两个儿子的去世,经历了回匪之乱,经历了客居他乡有家不能回的窘迫生活,但是她并没有被这种很浓烈的情感冲破形式,变成一种癫狂的撕心裂肺的呐喊。绚烂至极使归于平淡,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融入到景物之中去,处理情与物的关系,表现的进退有致。如《冬夜即事》;
冬夜漫漫静坐时,兴来学读古人诗。
茶烹白雪清无那,炭暖红炉睡欲迟。
满阁香烟云一缕,半窗梅影月千枝。
幽怀独赏闲中味,风露侵人冷不知。
漫漫冬夜之日,无心睡眠之时,且读古诗以消永夜,白雪烹茶,红炉暖炭,设彩绚而不炫,添得几分文人雅致。香烟一缕,浮动成云,梅影、半窗,月千枝写出了环境之静谧。叙事,写景同时进行,最后直接抒情,用“幽”、“独”、“闲”来形容个中滋味,则诗人之幽寂、孤独、落寞情怀可知也。冷风霜露,景之凄冷者也,然深陷幽寂之中的诗人仍然不自觉。原来所言烹茶、读诗只是为了消遣这种情肠罢了,设境遣怀,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娓娓道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李娓娓也有过青春烂漫的女儿时光,那时候天地皆宽。但是,随着母亲和丈夫的相继去世,兄弟姐妹的离散,经历回匪之乱,延川城破,两个儿子的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使得这个曾经天真烂漫的女子变的沧桑和无奈。如《乱后思祖墓有感》:
一自兵戈岁大荒,天涯回首断离肠。
平原落日多秋草,古墓悲风撼白杨。
梦里关山无阻隔,客中花月总凄凉。
堪嗟不及归时燕,却把他乡作故乡。
此诗为诗人乱后离家思乡之作。一场兵戈过后,庄园荒废,亲人远隔天涯,回首往事,让人柔肠寸断。客中的秋天变的异常凄凉,感叹人不如燕子,燕子犹知回归旧巢,而人却甘心把他乡当作故乡,一个“却”字,既点明其无奈心境,又点明其情感归属。正所谓他乡虽好,不比故乡山水,则诗人对故上的思恋之情已然寓含其中矣。于足,伤春悲秋、伤别怀人成了她诗歌的主旋律,写景、叙事、抒情相马交融,情韵兼胜。李娓娓将自己的人生悲剧以一种含蓄的手法表现在诗歌里面,故而,带给人的感受是深沉的,足深厚的。

三、“闺阁气”和“丈夫气”的完美融合

李娓娓以其“闺阁气”与“丈人气”的完美融合以及典雅俊秀、柔中有刚的风格为“性朴少文”的陕北乃至是整个清代女性文学史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观。“闺阁气”在诗歌里面多指诗歌温婉清丽,思想内容多限于女性思想的感性抒发,而少做理性的思考。“丈夫气”指的是所作诗词清俊舒朗,有男子的大度和潇洒。沈曾植在《菌阁琐谈》里曾说“易安倜傥有丈大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83 年,第 3605 页)李清照的词便是既有“闺阁气”又有“丈夫气”。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看起来似乎互相矛盾的创作风格在女性作家的诗词创作里很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多数作家不是偏之于“闺阁气”,便是失之于“丈夫气”。李娓娓现存的百余首诗歌大多清丽雅健既有女性的温婉细丽,又有男性的清俊疏朗,将两种看似矛盾的创作风格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意境开阔,展示出一派大家风度,真正做到了“闺阁气”和“丈夫气”的完美融合。
她作品风格上的“闺阁气”主要是指作为一个闺阁女性作家,她的诗歌同样具有闺图作家的特点,即婉约派的风格特征,由于女性的细心和敏感,故而女性的作品风格一般多和自己的感悟有关,多描写自己内心的感触,风格轻柔婉丽。如《秋海棠》:
胭脂和露写秋心,似怯西风力不禁。
斜傍阑干花欲睡,梦残凉月夜沉沉
这是一首咏秋海棠的诗歌,秋季本来就给人以悲伤之感,作者又写的是西风中的海棠,更是弱不禁风。后两句写到阑干边的海棠花又是“斜傍”,又是“欲睡”,以月夜作结,更添情调。仿佛山现在人眼前的不足秋海棠,而是一个弱不禁风、困醒娇眼的悲秋女了,闺阁气息扑面而来。
李娓娓和其丈大曹震方志同道合,拈毫横笛,吟诗属文,丈大外山,李娓娓思念丈大时,便会写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如:《月夜寄外》:
一片青天月,寥寥只自看
思君下阶立,仅久不知寒。
全诗以事语写出,而象在其中,情在其中。青天明月,良辰美景,却道“寥寥”却道“只自”看,自道孤寂也。清冷具境,孤寂其情,则诗人对丈大的思念便不可遏制地抒泻山来。下阶立,盼归也,月夜寒气袭人,此却言“久”,言“不知寒”,思念之切,忘乎身形也。此诗分明描绘出一个月夜思念自己丈大的妻子的形象。
她作品风格上的“丈大气”主要指的是李娓妮诗词创作流露出一股一般女性作家所不具备的大丈大倜傥豪迈俊朗之气,其诗歌有“俯视中帼,压倒须眉”的气势这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关,其祖父李步灜,清代嘉庆庚中科举人。其父李宗沆,字夜山,嘉庆癸西联捷进上。授湖南善化县知县,后升知府,继而迁为广东道,历署广东督粮道、兵备道,晋升盐运使。其父为人正直,持身廉洁,断案如神。每到一处。题其官署曰:“受一文钱,神人共鉴;枉三尺法,衾影难安”据县志。这样的正直之气,使李妮妮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也有一般男子的正直以及达心态。如《秋朝捣衣有感》:
我虽一女子,恨无三尺剑。
乾坤一扫清,也我心中愿。
朝西风起,黄叶满庭院。
安得此为兵,纷纷任我练。
题下原注:同治初陕西回匪猖獗。可知,此诗是回回之乱发生以后,诗人看到民不聊生的惨状,内心渴望自己可以和花木兰一般上战场平乱的英气。诗人把整个胸怀抱负不加掩饰,直接道出,写尽天下奇女子之心,奇伟磊落之气扑面而来。写自己希望可以仗剑天下,打清寰宇,快意平生,大有手掌百万雄兵,叱咤八面风云之势。即此情景,让人想起了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让人想起了“沙场秋点兵”的辛稼轩,让人想起了“人杰鬼雄”的李易安。
李娓娓诗歌中的“丈大气”不仅仅指的是她诗歌风格的豪迈,也指她的作品题材上有闹阁女诗人很少涉及的边塞题材的作品。如《塞上曲》:
胡沙一片已成秋,冷月斜侵古戍楼。
野草黄云迷远道,荒烟画角起边愁。
十年苦战披金甲,万里征人尽白头。
回首玉门杨柳色,可怜何处觅封候?
边塞题材的诗歌多在男性诗人的作品中山现,女性作家很少涉及。此诗白描素写,满纸秋意;质朴老道,力透纸背:沉雄悲烈,慑人心魄;起承转合,秩序井然其字里行间,毫无胭脂粉黛气息,却是战马嘶风气质。一如那沙场老兵,老辣凶狠字字见血,句句入骨。读罢,一股唐人豪迈之气扑面而来,很难想象是山自一位女诗人之手,即便是一些男性作家,也未必可以写的出如此佳作来。再如她的词《小重山关中怀古》
百二山河遥望中,历朝经代谢、感重承。漫将成败论英雄,秦与汉、何处是离宫? 落日起悲风,咸阳秋草色、听哀虫。兴亡陈迹付匆匆,君休叹、天地自来空。
这是一闵怀古词。作者咏怀古事,处处不离古迹,山这些古迹有所感触。“百二山河”,关中也:“历朝经代谢、感重重”,怀古也,一下子把读者活生生拉入历史的厚重感之中。又以秦汉宫殿今何在’发问,印证其“漫以成败论英雄”之成败观,以咸阳陈迹启下,推出其兴亡观,兴兴亡亡,都已成了历史陈迹。无论是个人成败,还是朝代兴亡,终将归于历史。一切都将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压成陈迹便是历史的陈迹最终也将不复存在。繁华过后,天地终将回归其本来的空旷,这是一个女性作家对历史的看法,兴亡皆是空,感叹之情油然而生!
李娓娓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闺阁气”和“丈夫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女性的温婉柔弱,也有一般女性作品所不具备的俊朗和开阔;既有一般闺阁作家的春花秋月、伤春悲秋之思,也有关于家国之思,民生多艰之感。其创作风格和内容的变化时随着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而发展变化。前期,家庭美满,生活幸福,故而作品内容多用阁女子的委婉清新;后期,随着丈夫的去世以及回回之乱的发生诗人的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变化,作品内容不再局限于女子的阁内容,而是将个人的愁思与大众百姓所遭遇的灾难联结在一起,将这些全部写进诗歌,使得其作品在婉约中又注入了一股疏朗之气,清丽雅健,有唐人风骨。

第四章 附论:李娓娓和李清照诗词创作之比较

白崇贵《延川赞》有:“娓娓绝唱惊鬼神”,自注:“李娓娓,晚清延川女诗人,通晓诗文,爱国有志,留诗百余首,有小李清照’之称。”李娓娓在《和锡九三兄京华见寄原韵》中写到“数行芜语召须记,不是词人李易安。”但是由于李娓娓和李清照在身世经历上有惊人的相似,后来仍然有人将她称为“小李清照”。刘阳河在《诗乎?传乎?历史乎?--读<李娓娓诗词>》一文中,对李清照和李娓娓分别从所处时代的不同、二人写愁的内涵以及事业生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值得关注。这也为我们研究李娓娓可以提供一个视角,即李娓娓既然当时被称为“小李清照”,那么她与李清照创作上是不是有承袭或者相似之处。就这个问题,我们这里对她们二人进行简单的比较。
李清照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名留千古,被载入史册。李娓娓虽然没有像李清照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成为“千古绝唱”,但是她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她的才华和远见卓识同样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史。综观中国文学史,鲜少有女性作家即使像薛涛和鱼玄机这样的诗人,也未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直至宋代李清照的出现,使得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李清照的词作成为后世女作家尤其是清代文人学习的榜样。清代是词的全面复兴和繁荣时期,清初词坛为了矫正明人浅近香弱的词风,提倡“雅正”的词学思潮。每一代文学的变革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的,清代词人在继承明代“正变”之说的基础上,将长久以来被忽略的柔婉清丽的闺秀词奉为词学“正体”。于是,李清照的词当之无愧的成为学习的榜样,当时的词人或者诗人多多少少都受到李清照词的影响。在李妮妮的作品里而就有许多学··清照的地方,如果要直接将二人进行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女性词人,其地位和影响都不是李妮妮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我们从李妮妮身上确实可以看到李清照的影子,从她的作品里也可以感受到李清照的风韵神采,可以看出她对李清照的继承以及二人的某些相关性
首先,二人身世遭遇相似。两人都是少时家境良好,受到良好的教育,长人后嫁给了自己心仪的夫君,举案齐眉。但是中年都遭遇不幸,丈夫去世,经历战乱,晚景十分凄凉。李娓娓其父亲李宗沆,字霞山,孝和里李家原人,嘉庆癸酉联捷进士,举人李步瀛的儿子。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的女子,有着那个时代的一般女子所没有的良好的教育条件。李氏一放,在当地木就是望放,加之是书香门第,一家子孙男女数十人,咸敦诗书,娴礼法。晨昏定省而外,非届诗文,即谈古今,庭帏之内彬彬如也,一门贤孝,累世绵延。李娓娓也是端庄聪慧,通书史,工诗学。其大哥李应炖对李娓娓诗词创作史是赞赏有加。及至李娓娓长大,便嫁给同乡曹震方,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常以孝友互相助,而晨昏定省之余,拈毫横笛,吟诗属文。这木来属丁才子佳人的美好爱情,然而,灾难总是来的太快。八年以后,其丈夫去世,留下她与两个年幼的孩子。当所有的美好都瞬间破灭时,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李娓娓在悲痛之余,仍然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这是丈夫留给他的希望。同治中,回匪陷城,延川城破,发、土各匪继之,全境糜烂,不堪言状。李娓娓只能带着两个孩子避难于省垣,依靠李家,但是,李家当时也已经衰落,昔日的盛况一去不复返,母子只得依靠笔墨为生。生活口渐困穿,幸后来其姨甥赵尔巽昆仲先后接济,赖以不困。然家运否极,两个儿子相继先逝而无嗣。李娓娓晚年一个人茕茕孑立,孤苦凄凉,去世以后,多亏她的胞侄之棻将她的遗体带回,和曹震方合葬。李娓娓的一生是凄凉孤苦的,快乐是短暂的。她努力的写作,其作品反映了自己真实而痛苦的情感生活,甚至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曾官至礼部员外郎,是一位博学通识的学者和诗人,对文学、宗教、史学皆有见解,她的母亲也是一位颇有文化素养的女性。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书香门第、仕宦之家,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她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校正》,巴蜀书社,2002 年,第 123页。)她少年时代便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16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二人琴瑟和弦,举案齐眉。虽然赵明诚经常外出,但是这样的别离更加厚了她们二人的感情。可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随着金人的疯狂入侵和宋朝的败退南渡而毁灭,建炎元年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开始了她颠簸的逃难生活。在逃难中,所收藏的10余屋书籍全部毁于战火,这期间对她打击最人的是丈夫的去世,她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国家灭亡的悲愤、丧夫之痛和疾病的缠绕,使她不得不勉强答应嫁给张汝州。婚后,张汝州露出了他的真实而目,对李清照百般虐待,最终她不堪忍受,于绍兴二年九月与之离异。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了届导的绍兴合议,甘心对金称臣纳页,并以淮水为界,将大片土地出卖给金人。她的晚年是在南宋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渡过的,忧伤孤独。
正如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家庭一样,也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李娓娓和李清照这两个相差700多年的女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却有着惊人相似的身世经历。
其次,创作目的都具有纯粹性。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作家,尤其是男性作家,出于种种原因,要么是为了得到君王的赏识,要么是为了歌功颂德,大多时候写作诗歌都具有一定的目的,这是由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文化决定的。中国传统的文人一般都具有浓郁而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怜爱幼弱的人道主义情怀,这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规范赋予他们的社会使命。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作品,它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纯粹。而女性作家相对比较好一点,这也是由中国古代女性创作的狭窄性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女性作家被要求不能过问政事,只能拘于深闺之中,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性作家,她们靠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精湛的造诣直面社会,用文学语言抒发她们个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人生经历。当然,对于某此意识觉醒比较早的女诗人,她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民族关系、阶级矛盾和社会状况,同情人民大众的疾苦,她们的创作目的是比较纯粹的。
李清照和李娓娓作为女性作家,她们两个人的创作都不以功利、政治为目的都是自己个人内心世界真实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也不是生活的附属工具,它应该带给人一种精神慰藉力量,带给人以安慰。李清照和李娓娓一生都在用诗词表达自己的人生,她们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进了诗词的创作中,她们的作品是他们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的结品,是以自我的身份,自我的口吻向人们叙说、呈现自我的心灵世界、人格精神。李清照一生经历了中年丧夫、民族危难、国家危亡、晚年凄凉这一系列不幸,她用自己的词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录了自己的真实经历,甚至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李娓娓的创作目的也十分纯粹。她所留下来的作品,从内容来看,比较单一,或是咏物伤感的闺怨之作,或是亲朋唱和之作,或是咏史怀古之作,基本很少与社会政治有关,多是她对自己生活和经历的一些感悟。如:《琳儿好友屡为所负诗以慨之》
莫悔今朝只悔初,翻将肝胆泣穷途。
三生不是无情石,人到无情石不如。
琳儿,诗人次子曹继鼐乳名。本诗为即事感慨之作,因诗人丈夫早卒,故而两个儿子承载了她全部地希望。今儿子见欺于友,诗人愤而为诗,护犊深情,透出纸背。诗歌全是向儿子好友诉告之辞。首联写儿子为好友辜负事,意谓不后悔今朝被汝辜负,只悔当初与你结交。对句则直诉其好友廉情寡义,让自己的肝阳朋友痛苦哭泣。尾联则设喻以比况,三生石,本来就是无情石头,以其无情,故能无偏无颇地照见人之前世、今生和来世。然此言三生石有情,却是诗人用心之处。意谓和你的薄情寡义相比,三生石也算是有情的了。“人到无情石不如”一语骂倒世上多少寡义廉耻之徒。读罢此诗,颇让人感叹虽有贵亲,却不可倚仗,而让一老妇抛头露面,为儿子鸣不平,则诗人之潦倒失怙,可想而知。这样就事论事的诗作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纯粹之作。
再次,创作风格都是柔中有刚。这是两人作品创作上面最明显的特点,女性作品一直被认为是幽婉细腻具有阴柔美的作品,缺少男子的那种磅礴大气,但是李娓娓和李清照的作品却摆脱了这一窠臼。他们的作品是豪放与婉约并存,刚柔兼济,闺阁气和丈夫气并存的风格。李清照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描写自我的感情世界和甜蜜爱情,不仅比“男子做闺音”更生动贴切,更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当时男子一统天下文坛的传统格局,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李清照的作品既有闺中女子的绵绵柔情,又有率真旷达的疏朗胸怀,被人比作田阁中苏、辛,非秦、柳也。作为婉约之宗,她的代表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代表作,写得真切动人。宋朝的张端义在《贵耳集》卷上说:“更有一奇字么: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褚斌杰,孙崇恩。宁荣宾:《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 年,第14页。)“清代的沈谦指出了这篇婉约词的地位:“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阙,独不敢造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褚斌杰,孙崇恩,宁荣宾;《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 年,第 69 页。)足以见得李清照婉约词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而李娓娓的诗歌也有婉约风格的,如《夜雨有感》;
潇潇洒洒打窗声,一枕新愁梦自惊。
夜到深时灯影淡,照人偏是不分明。
这是作者雨夜感怀之作,作者以“雨声”平平淡淡的写来,却有先声夺人之妙。在这雨夜,梦里的一切和愁绪交织在一起,梦里发生的是旧的,而眼前的愁却是新的,新愁旧绪交织在一起,让人惆怅至极。这样的心境,这样的暗淡的灯光,以至于诗人自己似乎都不“分明”了,这是闺阁气十分浓厚的一个婉约作品。
李娓娓和李清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二者都经历了夫亡,离乱以及晚景凄凉,这使得他们的创作在闺阁生活的优柔缱绻之外,又有了些许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更具有爽朗气。李清照是封建闺阁女作家中极少见的富有爱国激情的女作家,她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十分关注,她钦佩前代的英雄,赞美英雄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那首《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虽为女子,但却有远见的卓识,她早就看透了自己生活的那个浑浑图露的萎靡不振的社会。她清楚的知道要想挽救民族危亡,抗击敌国,就必须唤回英雄,人民需要英雄,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于是,长叹之余,写下了这首气势悲壮的《夏日绝句》,来表达对末路英雄项羽的赞美和追思,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样的豪气在几百年后的李娓娓的作品里而也出现了,我们来看这首《秋朝捣衣有感》
我虽一女子,恨无三尺剑。
乾坤一扫清,也我心中愿。
一朝西风起,黄叶满庭院。
安得此为兵,纷纷任我练。
这是李娓娓的一首感怀之作,从富裕走向贫穷,从优裕走向苦难,时代动乱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使李娓娓的视野和眼界不断的开阔。这首诗歌写丁同治年间。时值陕西发生回回之乱,其诗歌《延水关避兵感赋》原注:“延川城破,少年妇女被虏者甚多,号哭之声,惨不忍闻。“面对民不聊生的场面,身为女子的李娓娓希望自己可以上战场平反叛乱,为人民免去灾难。整首诗歌完全没有女儿家的闺阁软媚之气,却充斥着一种“巾朝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同时代的很多男性都难以比肩。
虽然二人从身世遭遇、人生经历和创作目的方面有很多的相似性,甚至作品创作风格上面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公正客观的站在文学史和文学地位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从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来讲,李娓娓没有办法和李清照比较的。李清照是宋词发展史上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非常优秀的女性作家,她对宋词以文学的发展贡献十分突出。胡适称之为女文豪,郑振铎认为李清照不仅是宋代最信大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甚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对李清照词的研究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止过,各种笺注、评论以及关于李清照的著作络绎不绝。而且,李清照对后来影响特别大,她的词其实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后来很多词人便是效仿“易安体”作词。李娓娓虽然也有诗词传世,但是毕竟只是在陕北流传一时,是延川文史上的一颗明珠。清代延川地势偏远,人迹罕至,加之当时战祸连年,所以使李娓娓的诗词稿并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只能依靠手抄本,参考资料进行还原,故而,对李娓娓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李清照不仅有《漱玉词》传世,更重要的是著有《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而李娓娓擅长诗歌,流传下来的有《咏月轩吟草》《幽香馆存稿》和《绿窗词草》三卷,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诗作理论流传下来。
据此可知,李娓娓李之所以有“小李清照”之称,多是由于同为女性作家,其二
人身世经历以及作品风格多有相似之处。但就诗词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和后世影响而言,李娓娓均难以媲美李清照。

参考文献:
[1] 李疆丞手抄木.咏月轩吟草.附《幽香馆存稿》、《绿窗词草》复印木,延安大学藏
[2] 秦国经清代官员展历档案全编第三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清李应莘撰双桐书屋诗腾[M].民国十五年1926,扬州思过斋刻本,国图藏
[4] 李渥丹生编民国《延川县志》[M]缮录香清稿延安县县志办藏
[5] 李渥,冯瑞荣民国延川县志[M].北京:中国档案山版社2003
[6] 国朝闽阁诗钞续编.同治十三年1874[M].娜嬛别馆刻本,国图藏
[7] 司马迁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9] 南朝梁刘勰著.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2008
[10] 司空图养.二十四诗品[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1] 唐孟檠著、木事诗[M].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1991
[12] 唐欧阳询等编赛,汪绍植校.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3] 宋惠洪著.冷斋夜认[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 冯梦龙编醒世恒言M]北京:中华书号,2009
[15] 清丁士镇著.带经堂诗话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6] 清俞琰.脉物诗选自序[M].成都:成都古籍山版社,1988
[17] 清钱泳撰,张伟点校 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8] 清史震林撰,西青散记[M]广州:广文出版社,1982
[19] 袁枚著。随园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0] ]王灼编.碧鸡漫志校正[.成都:巴蜀书社,2000
[21] 王国维 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2005
[2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曹伯植编.延川县曹氏族谱[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24]梁福誓主编.延川县李氏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25]李娓妮诗词专辑.延川文史资料第二辑[M].延安:延安报社印刷厂1986.内部资料
[26]谢无量.谢无量文集中国妇女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