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展示
榆林市诗词爱好者
①晋太康年间,有女名琰,字文珪,会稽山阴人也。幼失恃,独依父生存。父讳康,字子安,以贩薪为业。每至漏尽更深,犹闻父纺织之声,琰尝问其故,对曰:“吾素畏寒,故夜作取暖。”琰信之,不知父实为添补家用,暗接邻县抄书之役。
②琰年及笄,聪颖绝伦。时太学博士巡行郡县,见琰文章,惊为天人。父闻之,默然卖祖传玉佩,更兼昼夜劳作。琰见同窗皆着绫罗,食膏粱,乃嗔曰:“儿月用二千钱,实不足敷。”父默然,翌日增予三千,琰未见其十指皴裂,血染葛巾。
③永平元年,琰入太学。父送之至钱塘江畔,风骨嶙峋犹笑曰:“吾儿今入麟台,当效班昭续史,勿以老父为念。”临别三嘱:“但得学业有成,便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