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李长吉体”第一期
第八届“人间要好诗”征稿
新增“唱和”栏目
格律检测支持拗救了!
欢迎自荐作品
手机APP
|
电子诗集
|
诗词工具
|
客服
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东海王疆
林同
史以太伯比,斯评恐未真。我知东海意,不忍母他人。
吾爱
首页
客服
APP
2.7.0
作品
诗词联文
论诗
展厅
电子诗集
专栏
展厅
书画
切磋
切磋
擂台
唱和
悬赏
学习
诗友
会员风采
社团
同城
工具
综合
诗律
词谱
韵表
对联
历代
笺注
组词
典故
繁简
网名
我的诗词
我的帖子
此人诗词
此人帖子
社团
会员登录
密码登录
短信登录
邮箱或手机
密码
验证码
换一个
您的浏览器禁用了Cookie功能,无法登录诗词吾爱。
请解除禁用,如果不会操作,请换一个浏览器访问本站。
如果忘记账号,请点击下面的“微信登录”,登录后
找
客服
申请与原帐号合并。
手机号码
输入红字
换一个
输入手机短信收到的验证码
注册新帐号
|
app访问
|
客服
随机展示
《六国论(196)》
胡少中
七绝 • 六国论
——读《古文观止》(196)
割地求和终灭国,
大清遗训血钟鸣。
东风昨夜摧西岛,
万里沧波剑自横。
【1、总括:《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2、背景:《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正在处理,请稍侯...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