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于伟 男  43岁
  • 注册日期:2018-07-01
  • 最近登录:2024-04-22
  • 粉丝人数: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唐诗中的灵与肉(盛唐篇)

于伟 发布于2018-08-19 20:40   点击:2284   评论:1  
欣赏唐诗,至从表面入手是最不恰当的,我们应该结合多元素去欣赏每一篇唐诗!撮合唐诗中的名篇佳作,提出自己的点滴看法,与各位共勉!(本人才疏学浅,写作此文,也是为了我个人更好的学习唐诗,文中多有不足还望各位老师、诗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盛唐
      初唐时期涌现出来的初唐四杰,其诗文多重于感情和意境,诗中的魂多具有外敛意义,在诗中其风骨中没有太多的刻画,唐诗的风骨在中唐和晚唐较为明显。盛唐时期稍有体现,例如李杜诗中就有多多少少的凸显。首先,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父母都酷爱读书的家庭环境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为了与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历史中杜甫与李白又被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这是李白的最大特色,史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白的出生时代处于701年,则天顺圣皇后长安元年,这个时候武则天太后在宫内召二张、诸武及奉宸供奉诸美少年饮博嘲谑为乐。因为武则天执政,内宫开始出现变动,不再是曾经的安逸太平,而是从安逸太平开始逐步走上了奢靡酒醉、淫逸享乐。李白本人从出生到武帝去世五年时间,其家庭环境没有太多变化,李白其家世、家族目前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

     在封建时期不说出身名门就单指姓氏就值得我们推敲,因为李氏宗族的江山被武姓氏夺取并且还是位女皇,其本身的心理压抑就会很重,然后公元705年武帝神龙元年武则天驾崩去世。李白开始发蒙读书,家族所寄予的希望应该很高,此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记载云:“五岁诵六甲。”其中六甲为唐朝时期的儿童启蒙教科书,一位五岁的孩子开始读书,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就算时间扯回我国近代五岁男童入学私塾都是很罕见的,更何况是在遥远的唐朝。历史记载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就有了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这个时候李白便开始从事社会活动接受道家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在他思想的驱动下开始练习剑术梦想做一位大侠。开元六年(718年),在大侠思想的影响下就在大匡山隐居读书,隐居期间又经常到附近的郡县游玩,并且先后出游江油、剑阁、州治等地,期间增长和积累了不少阅历与见识,可是李白本人从不以做官为梦想,直到开元十五年(727年)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可  算是大龄青年。

时间到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就在其42岁的时候,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唐玄宗接触到李白的诗赋,并且对李白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对于李白进宫朝见唐玄宗,玄宗却降辇走着去迎接李白,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李白当时只是平民百姓而不是达官贵族,一位皇帝走着迎接一位平民在历史中是很少见的,并且唐玄宗还“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如果李白没有出人的才能唐玄宗也不会这么赏识他。就在这一年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对唐玄宗的问话无所不知,这种情况下受到唐玄宗大加赞赏,然后就命李白在翰林做官,其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陪侍皇帝左右。随后唐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就命李白必须参与,李白利用他敏捷的诗才写诗作赋以记录皇帝生活。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为官的一些同僚很多都很羡慕,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李白为唐玄宗和杨玉环写作《清平调词三首》之后就辞去了翰林院的官位又开始了人生的游历生活,在《清平调词三首》中就能看到李白当时的灵与肉,其风骨也出现了。(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太白《清平调》三章,语语藻艳,字字葩流,美中带刺,不专事纤巧。这首诗中的灵魂就在李白的阅历,李白引用了巫山、汉宫等,如果没有这样的阅历也不会把这样的氛围烘托出不一般的意境,进而再把杨玉环和唐玄宗的爱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时可怜飞燕四个字道出了李白的真正心思。随后李白本人便开始逐渐厌倦了皇宫生活,一步步变得狂傲不羁,以后便出现了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等等,这样李白就受到了宫中人的嫉恨,同时李白在官场上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此后逐渐就有人向玄宗进谗言,在玄宗冷落之下便不告而别离开了皇宫又开始了游历生活。

天宝三载(744年)夏天,李白离开皇宫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就这样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但李白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只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人,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三别》影响较为广泛。作者写作《三别》时正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该年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子仪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当史思明援军到达的时候,郭子仪领导的唐军在邺城大败。

《三别》中的《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首诗现实主义的个性化体现了杜甫的语言基础,将人性在诗中表达的淋漓尽致,诗中简单的人物、景物、感情的离别愁绪,体现出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诗中的灵魂主线就是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本人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灵魂深处乞求太平盛世乞求人们安居乐业,可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是很难成为现实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灵魂杜甫也不可能写出流传后世的一个个佳篇之作。如果我这们只是带着对当时社会战乱和人们颠沛流离去欣赏杜甫的诗文,也会出现错误的,比如该诗中“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这句,自己的丈夫只是去河阳驻守,也没什么让人焦灼的,立了战功还能得到封赏,这就好像诗中的肉,从字面上我们得到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为什么发动战争为什么去驻守,自己的家庭就不要了自己的新婚妻子也不要了,这就得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了。

大李杜后期唐朝仍然处于内乱状态,在这样的战乱之中所造就的诗人中还出现了山水田园派,像王维和孟浩然等一些诗人。从李白的浪漫主义到杜甫的现实主义,这些都是社会现实促成了他们的成功,在唐诗中我们还会发现除了淫逸、战乱还有一小部分的宁静,这就像王维的一些诗。王维本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基本和李白同一年出生仅比李白大一岁,其实对于王维本人还有历史记载说其生于699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这是王位的生平记录。王维本人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王维虽然和李白同岁,可是其诗文与李白的诗文存在着截然不同,不但从社会环境还是从诗文意境都存在着差异,李白诗多以游记和物美色和,而王维的诗却以神韵淡远为艺术意境,也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其作品《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这篇作品写于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公元742年正月到公元756年七月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唐天宝年元年就是公元742年,这一年皇帝置平卢平节度使治营州,由安禄山为节度使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尚书左右丞相恢复仆射原名。唐册为三姓叶护,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攻杀骨咄叶护,推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为左右叶护。突厥乌苏米施可汗败走,乌苏部下许多都投降了唐朝,突厥逐渐衰落大唐恢复平静,朝廷内外出现了暂时的和谐。王维是开元十九年状元,王维在写《鹿柴》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衣食无忧,过起了隐居生活。《鹿柴》诗中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来形容当时的朝廷内外,这就是诗的灵魂。因为如果诗人写诗的时候用其他的文字表达就有些不妥,因为那个时候诗歌虽然流行,可是文字狱也是很多的,一旦自己的文章惹上文字狱,那么诗人就会面临灭顶之灾,诗中将当时的朝廷内外用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朝廷由开始的紧张到现在恢复了平静是非常难的,唐玄宗在这年九月花萼楼宴请突厥降者并且赏赐又很多,说明诗人心中已经非常的豁然开朗了。这首诗的绝妙处还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与此同时与王维一样的田园诗人还有孟浩然,他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40年,名浩字浩然又号孟山人,是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然有一些愤世嫉俗之词,但是这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其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他在《本阇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他本人游历开始于四十岁时,要比李白小二十多年,期间孟浩然入仕不得志,在非常痛苦的心理环境中写作,其作品除却了游历、官宦,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其作品多为哪些方面了。李白曾评价孟浩然诗云:“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说明孟浩然的一生不在宫廷只能隐居生活,愤世嫉俗自不待言但是却落了个清白一身。

我们了解了孟浩然的生平和他本人所处的社会创作环境,再进一步读他的诗就很容易了解其诗中的灵魂和肉体都在哪了。比如孟浩然的诗:《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诗中的灵魂就是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就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灵魂一样,只有感情而没有其他的心思掺杂其中,但是读《送杜十四之江南》这首诗的时候又觉得要比王勃的思想复杂了许多,比如:“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暮色深沉天色已经很晚了,朋友驾着一叶孤舟将停到哪个地方?作者的心却随着朋友一起遥望天涯,无限思念感情使得内心非常的伤痛。而王勃的送别诗却是很单纯的情感流露,他没有孟浩然的思想复杂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更没有对未来生活的踌躇。

同一时代除了大李杜、王维、孟浩然之外还出现了边塞诗人,这个时代唐朝和突厥方面一直处于战乱,加上武则天使用酷吏乃至安禄山权倾朝野,不少文人就会遭到朝廷的迫害或流放。我们暂且也选择两位代表诗人,比如王昌龄。他生于公元698卒于公元757年,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他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考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为事情被贬岭南。开元年间还末返回长安,只是改授江宁丞被诽谤后又遭到贬谪官至龙标尉时,赶上安史之乱后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虽然在朝廷做了官,可是却因为其才华出众遭人嫉妒而惹来杀身之祸。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在内容上可分三类,这三类都自有特色,而其中以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送别诗第三。他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不但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且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王昌龄诗亦善用典故。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语象选择方面,王昌龄多选用大的数词、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有气势的大场景或有气魄的大胸怀,体现出了语言的力量美、气势美。比如《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诗中说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这首诗的灵魂就是一个“怨”字,“朦胧树色隐昭阳”,就是她隔帘望见的景色。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阳宫。这与作者另一首《长信秋词》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相同的。它暗示诗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处,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距离本来就很遥远,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这时透过一层、深入一步的写法,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怜。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别人的同情和对命运多舛的思想纠葛。这是他本人的闺怨想象,而不是真实再现,往往一位诗人的作品其灵魂的凸显就是想象。

除了王昌龄还有岑参,高适,李颀等这些边塞诗人,他们的诗基本上都没有达到王昌龄边塞诗的高度。比如岑参,他生于约公元715卒于公元770年,这一年代是唐朝处于内外都不太平的时候,虽然属于盛唐时期,他生于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又是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来才徙居江陵。他虽然时岑文本的重孙,但是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考上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本人工于诗歌,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当时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岑诗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

岑参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这首岑参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然后句句紧逼最后引出“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这首诗的魂就是唐军的强盛威猛,不可阻拦,也进一步衬托出朝廷面对侵略的态度。

与岑参齐名的高适,他生于公元704卒于公元765年,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也是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其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等,诗中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其中还有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其他还有,讽时伤乱诗、咏怀诗等。

高适的《燕歌行》一诗,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这首诗的灵魂就是战士的内心活动,其凄恻的战场环境造就了战士不畏死的杀敌决心,也代表作者和人民一样的杀敌报国心思。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朝边境,边境人民流离失所屡次受到来自外族的侵略和奴役。人民期盼大唐出兵驱赶契丹,营造和平的边境环境。

盛唐时期除了以上几位诗人代表,还有崔颢,王之涣,刘长卿等诗人,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多叙,那就需要读者朋友们自己揣摩了。(未完待续)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