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大山晴雪

大山晴雪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凡人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未填写体裁)   作者:大山晴雪    简体 繁体

      我出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却对面食情有独钟。不管是水饺、麦角、包子、馒头以及各式面品都喜欢,那怕一日三餐都吃面食也不犯腻。早餐如果有前一天剩余的汤面,热一热就高庄馒头,也能吃的津津有味。据祖谱记载我的祖先是随南宋皇帝南渡从山东来到浙江的,但是,这已经过去近千年三十多代了,据此理由推论说喜欢面食似乎也有些牵强,不管怎么说我对面食的喜好倒是事实。面食中除去水饺外各式面品是我的最爱。要说面品,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有杭州的片儿川,北京的炸酱面,上海的阳春面,武汉的热干面,也有四川的担担面,山西的刀削面,兰洲的拉面等等,几乎各地都有地方特色的面品,在如此多的面品中我还是最喜欢家里的手擀面、东阳沃面和片儿川这三种。

        首先是手擀面,这是妈妈的味道。妈妈只是用简单的方法,仅仅是用温盐水和面,擀成的面劲道十足,超有嚼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条件差,也没有什么荤菜下面,常常是光青菜煮面,既便是这样的素面,加点自腌的剁椒,一口气能吃三大碗,直吃的大汗淋漓,七窍通气,就一个"爽"字,望着锅里的面还是意尤未尽肚饱眼不饱的感觉。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面,却是蕴含着家味道的面,这是无法解释的味道。

         其次是东阳沃面,这是吃馆子的味道。小时候妈妈有时带我去东阳县城赶集,午饭定会去面馆吃一碗东阳沃面,因为它经济又实惠。据传早先“百工之乡”的东阳县百姓生活清苦,上顿吃剩的饭菜总是舍不得倒掉,留着下一顿吃,加点汤水,加点面条、青菜煮煮再吃。煮的时间稍长,锅中之物涨糊,干脆再用水淀粉稍稍勾芡,便是人们常见的羹食了,这就是东阳沃面的来历。这东阳沃面看似糊答答的,貌不惊人,但自成特色,过舌难忘,鲜美无比。内有肉碎、猪肝片、猪肚丝,还有河虾、豆腐、木耳、蛋丝等,吃了一碗东阳沃面就如同吃了一桌酒席,山珍海味都有了。这在缺衣少食年代里,有一碗东阳沃面,那味道一定是根深蒂固的,常常会掂记那碗东阳沃面,当时苦于没有钱,又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要,只能自己想办法。暑假期间,会同儿时的玩伴们一起,上树采知了壳,捡樟树子,收集到一定的量后就拿去中药铺卖了换钱,等攒够了钱,再问母亲要上粮票,就结伴去东阳县城面馆,每人点一碗东阳沃面,尽情享受。即便现在,有时馋虫上来了,也会在杭城找一家东阳餐馆,来一碗东阳沃面,绝对不会狼吞虎咽,而是一筷一勺,细品慢嚼,就是为了慢慢勾起那份儿时的记忆。

         再者就是杭州的片儿川,这是上大学来杭州入乡随俗的味道。杭州的面当数奎元馆的虾爆鳝面最为上品,但是,我还是更爱平常街巷小面馆的片儿川。地道的片儿川主要用料应该是嫩滑的里肌肉、雪里蕻、笋片等,因为有雪里蕻和笋片入味,更契合自己小时候腌菜吃惯的味蕾,能激发出记忆深处的味道。

         好了,说了这么多面,现在肚子有意见了,咕咕直叫。中午就亲手烧一碗鲜姑肉丝冬笋青菜面犒劳一下自己吧。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9-01-20 06:42 ,被阅读过 197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10) 查看   收藏(0)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0)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