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无想思

无想思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上传背景图片功能只向 付费会员和超级会员 开放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网名偶获慰浮云,揖拜檀香谢此门。无想思禅无想寺,有缘号赐有缘人。 慧觉苦度行相应,寡欲清心锦绣文。 羞涩袋囊佛受累,天机得悟入凡尘。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组诗·大寒梅花谷-------随文《空朦的意域》 [诗歌随笔]   作者:无想思    简体 繁体

组诗·大寒梅花谷-------随文《空朦的意域》

大寒

此令不暄寒,风流向候兰。
瑞香花有信,梅瘦慕山矾。

梅花谷太阳雪(雪梅四装)

衣装情侣诉枝凉,欲暖寒娇湛密相。
大扮春风迟入画,红梅素蕊已先当。

殿闼含章艳雪钗,梦中错点美人腮。
寒流也赶潮风尚,谁料春装别样裁。

光照雪丝清漠野,飘零金絮日银黄。
冬尤缱倦惊飞素,装点生春透暗香。

意域空朦看远荒,晕光橙羽入弥煌。
一尘浅染无间正,万树梅花尽彩装。

雪梅争春·重金属古今联唱

白雪顾寒娇,相执赠尔荍。
爆迷情侣款,惜痛古痕绡。
月下添红袖,庭中舞绿腰。
云裳花坐暖,偏要弄新潮。

梅花雪,
梅花也像
雪一样的美娆。
视尔如荍,
贻我握椒。
诗经的形容多么美妙,
那素洁的情侣装,
激光笔的粉爆,
我更爱重金属的欢笑。
添香的红袖,
宫舞的绿腰。
争出了
冬日里的火把。
摇下的车窗,
返青的麦苗,
最炫的眉梢,
春歌带来了
一心心,一款款的新潮。

随笔·空朦的意域
 
一年岁末,我随妻在南京东郊风景区游览。寻梅,而此时梅花骨朵才露尖尖角。妻说“人少,清静”。我说:“好,等梅花开了再来看一次”。
 
素面清颜试淡浓,
雍容浅饰显从容。
红于橙紫稍凌乱,
蓝净黄明绿玉珑。
 
南京山水城林浑然一体,人文风物诠释其中。钟山就是紫金山。紫气东来中,中山陵蓝绿色的飞檐斗拱凌空在松涛之上。不远处是朱元璋的明孝陵那皇家紫红的宫墙,而钟山俯瞰下的梅花山上是东吴帝孙权的归宿。钟山脚下的碑林小院安在颜真卿的墨池?大观园里似有曹雪芹的诗书。天地间万物的七彩斑斓黑白相间更尝尽民间的悲欢离合。
 
册史钟山尽绶酋,
逸仙蓝绿紫明楼。
青娇橙艳红黄替,
岭上梅花伴仲谋。
 
后岭前湖近月楼,
龙盘虎踞逊王侯。
大观曹苑清白扇,
小院颜碑范墨畴。
 
沿着蜿蜒的明城墙有一琵琶湖,状如琵琶。相传是为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奏琴。
 
千指一张琴,潮歌古到今,
青黄思井曲,红赤起朝云。
诗品兰梅放,旗魂戟剑真。
渔舟还唱晚,寥廓大风音。
 
从梅花山南坡缓步下到梅花谷,稍稍收起这些思古的回肠百转。再向前去穿过石像神道就是远方的街市了。山谷被刻意打造过。田墒,芦荡,湿地处处显露着“精致的荒芜”。是现实和历史的过渡,喧闹和静谧的过渡,人工和自然的过渡,也是城林和山水的过渡。在这里你可以做各种想象:古典《园冾》的现实版,绝情谷,时光隧道,后现代主义图解-------。而上天却给了这次出游一个出乎意料的想象。一个带来思想穿越的想象,一个可以产生无穷想象的天候------太阳雪。
 
在梅花谷我们遇到了太阳雪,一个不常见的奇观,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时空穿越”的山谷里面。阳光下突然下起了大雪。太阳被罩上了光晕。晕光照亮了雪片雪片之间的丝缕交织空间,使得雪天本来应该的朦胧有了通透,远处的“荒野”显得清晰。近处的雪花被晕光照成橙色。我们的身边一片辉煌。这辉煌不是光芒四射的那种辉煌,而是“弥散”的辉煌,充满了周边也充满了身心。信奉佛教的游客,惊奇中合拢了手掌。在这有仪式感的氛围里,竟然能看到山岭上梅花漫天的开放。“特别”的场合遇到“特别”的天候,即刻想用诗词写下这样的场景和感悟。可是真的动笔写了才知道很难。回去以后对着自己现场写下的“急就章”冥思苦想。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光,是那色。而这究竟是什么光什么色呢?这开启了我长常的思索。写了很多遍总不满意。断断续续却很难“放下”。
 
阿多尼斯,当今阿拉伯世界伟大的诗人。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中译本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曾作为千禧年思想家接受访谈,当被问道“你写作的精神之父都有那些人”的时候,阿多尼斯回答“从根本上讲,我受思想家的影响要比受诗人的影响更大”。看来“太阳雪”如还要写下去,仅仅寻章摘句是不行的了。应该看看如果是思想家会怎么看待。想到当时佛弟子双手合十的样子,那自然应该先看看禅宗。说到颜色应该先读《心经》:“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佛家说的“无意识界”“无意识因”。六祖慧能(唐638--713)认为物质有“本相”和“色相”。色相是我们看到的世界,而本相是看不到的。意思是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只能看到现象。局部和现象不是“本相”。
慧能在《六祖坛经》里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行由第一)。我们看到的菩提树只是局部和现象,明镜里照出的是你的色相而不是“心相”,心相如果清静无物,那怎么会染上尘埃呢?佛家的清静无物就是“空”。这个空可以理解为“空间”,宇宙和思想(心相)的空间,“本来无一物”方可以容纳万物和万念。佛家的“空”精神和物质相互存在。相互存在就是“相”。色,空,相也是印度因明的“三分法”。而且清静是有颜色的。这个颜色叫“无间正”。间色包括“绯红紫绿碧”,正色包括“青黄白赤黑”。佛家的清静之色就是这“五光十色”以外的颜色。就是袈裟的颜色,寺院宫墙的颜色。你走进了寺庙,处在“清静之色”的氛围里。就会自觉的放下执念,一心向善,感念众生,四大皆空。那么梅花谷里面那“弥漫的辉煌”弥漫的就是“无间正”的“清静”的颜色,“空”的颜色。在“清静”的佛光普照中梅花开放,万物生机勃勃。
西方哲学家也有类似的思想。他们称为“现象学”。最早由西方“现代哲学之父”奥地利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8)开启。后来皮尔斯提出了“普遍三分法”。“色”是现象主义。“相”是存在主义。那么如果“空”也要在西方哲学里面找一个相应的“主义”那是什么主义呢?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以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为代表。美国当代学者乔纳森·卡勒用结构主义阐释文学批评。其著作《结构主义诗学》,可以这样简单的叙述。诗的里面有符号,文本,“空洞意义”等要素。作者和读者的“文学能力”就是“归化”空洞的意义。
 
杜甫的七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所谓的“符号”就是词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所谓“文本”就是这四个句子。那“空洞意义”是什么呢?杜甫在成都的草堂里听到了安史之乱被平息的消息,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雪山美景,连河里的船都好像是从家乡开来的。很明显“空洞”并不空。“空洞意义”是“符号文本”背后隐含或隐喻的东西----喜悦的心情。
其实在中国的文学作品里面,“空洞的意义”比比皆是。如孔子改《春秋》的春秋笔法,鲁迅的租界亭子间的“且介亭”笔法。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阿庆嫂的“说话听声锣鼓听音”。特别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面对格律诗词的“境界”的论述。这是中国独有的。又境有界当然是一个结构空间。王国维应该是中国的“结构主义诗学”理论的先知。

美国当代学者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词汇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模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作者怎么能写出境界,读者如何能读出其中的“境界”,读出“空洞”的意义。于是乎这就成了一门学问。这就是“结构主义诗学”。保加利亚学者朱莉亚·克里斯蒂娃说:这是一种以物质形式接近思想的方法”。“说话的人对另一个人讲话,对方回答的预先假设影响着我赋予自己话语的意义”。这是从作家的角度看“结构主义”。乔纳森·卡勒站在读者的角度说:重新找到说话者在说话时所要表达的意义。确定所谓说话者“当时在想什么”。卡勒认为这作读二者都需要“程序和归化”。西方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的工作。规定了术语,概念。成为一门“显学”。这一点值得借鉴。
德国当代学者海因里希·罗姆巴赫在《结构存在论》中提出,在近代以来的体系思想中,整体乃是高于并且统摄着个体;而在结构思想中,结构整体乃是作为一种灵(Geist,精神)充弥于一切个体之中,结构不是高于个体的显现或存在,而是在一切个体之中,整体是在个体中揭示和显现自身的。而这一点也可以在慧能那里找到。“见性成佛”。佛当然是整体,而人人都可以“顿悟成佛”。这是因为人人都有自性清静心,佛性本有。众生还未成佛是被妄念迷住了本性。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整体和个体可以相互显示存在。禅宗就是这样的存在主义的结构。存在主义是法国哲学家萨特(1905--1980)开启的。而罗姆巴赫的整体个体的关系的观点是继往开来别开生面的。他自己把“结构存在论”称为“一门自由的现象学”。所谓的“自由”就是不同于西方近代思想体系。在西方有时候不受待见。而罗姆巴赫认为在中国的古代思想家那里可以找到知音。他的著作里面经常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说。那么罗姆巴赫是怎么解释“空”的呢?他举了老子的《道德经》的例子。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毂中间有圆孔可以装车轴。器皿的空腔可以装东西。窗户可以通风。空腔是有价值的。还可以加一条,四六不靠的空也是有价值的。使用空间同步轨道的位置需要国际通信联盟的批准。罗姆巴赫又以酒杯和酒为例子。酒杯的空腔是为了装酒,单独的酒杯是不可思议之物,酒杯装了酒,空才可以被理解。倒上了酒,它才是酒杯。如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还可以联系到宴会,离别,团聚,出征,“酒文化”。我们推而论之,没有空腔也有“空”。宝剑不使用可以说“空挂”在墙上。任何东西都要和别的东西联系才体现他的意义。即每一个个体都有空,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宇宙。看来哲学家也可以是诗人。对于汉语我们应该比罗姆巴赫多走一步。酒装在杯子里在汉语中可以是“杯酒”,“杯酒释兵权”。一杯酒的意思。这是中文的组词方法。酒杯和杯酒不是一个意思,两个单字组词产生的意义因顺序颠倒而不同的称为“相邻关系”。杯酒虽然是整体,而杯还是杯,酒还是酒。是酒杯包容酒。可不可能出现酒也是杯,杯也是酒的情况呢?A+B=2A+2B。在中文里面是可以的。当两个单字组词产生的意义和顺序无关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出现了。比如“空朦”。空在这里可以解释为通透开放,朦是朦胧的意思。空朦就是又通透又朦胧。空有了朦的意境,朦有了空的意境。双向信息交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梅花谷太阳雪的意境。空朦和朦空基本是一个意思,不在乎顺序,笔者称其为“相容关系”。空朦一词字典里面没有,是笔者组合的词。意在说明问题。
这可以用信息学的原理来“比兴”。相邻关系是A=A的关系。比如李阿婆给了张阿婆100元钱。100元还是100元。只是所有权转移了。如果李阿婆告诉张阿婆菜场的鱼便宜,张阿婆告诉李阿婆超市的酱油打折了。那么两位阿婆就是在交换信息,结果是都有了两条信息。总共四条信息。A+B=2A+2B。这是因为信息交给对方以后自己并不会失去信息。信息相容互做广告1+1=4。很可能会卖出去两条鱼和两瓶酱油。拉动了消费。“阿婆定理”这就是“相容关系”。所以做广告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实物交换的计算方法是大大不同的。信息理论对形式逻辑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大数据就建立在1+1=4的理论基础之上。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大数据已经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具有颠覆性。经济学家说:“电商将改变世界格局”。军事专家说:“网络可以赢得一场战争”。相容关系就好比是信息交换,空朦当然比单独用空单独用朦内涵要丰富的多。尽管这只是一个比兴,两位阿婆交换的也仅仅是消息。信息还要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发送,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但是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
1,不但整体和个体可以相互显示存在。个体和个体之间也可以相互显示存在。
2,文学当然不等于信息学。但是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必然具有很多信息的特点。现代文学理论增加了信息学的视角。
格律诗词是中国的,用古代思想家的眼光看古诗很必要。明代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9)的“格物致知”。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受陈颐的启发格竹子,格了七天没有格出来,还大病了一场。我想是因为当时他太年轻。不明白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个体和个体的关系。单独格竹子所以不成功。《毛诗·烝民传》:“物,事也”。陈立夫《四书道贯·格物篇》:“使事物与时空常得相当之配置,是以人类知识完备之时,无物不可用,无事不可成”。一直到王阳明三十七岁时,经过龙场驿的磨难。思想成熟了,视野也开阔了。才开始感悟格物致知,格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特别是致良知。朱子也说良知,而王阳明说“致良知”很有“意志论”的色彩。罗姆巴赫把深思和视野称为“视域”,靠拢王国维的“境界”。结构的确可以理解为“域”。而境界是中国人独创的。不过境界强调的是界限,强调独特。域讲究相互显示存在,广域里面可以有若干“子域”。“信息学视角的结构存在论”不妨称作“意域”。意域一词受“境域”的启发。《后汉书·虞诩传》:“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境域,不仅仅指疆域,境内的地区,还要安其志。可以理解为境内的万物万念。那么如何以意域看“格物致知”呢?物是物质,还有事物,现象,存在。格,一般理解为实践。关键是不仅仅对物要格,对思维也要格。“格思也致知”。格思甚至能格出AI人工智能。格,物,知是一个“三分论”式样。是一个有三个子域的“意域”。中国传统哲学也讲三分论。
我写太阳雪的过程应该也属于格物致知的一个过程。按慧能的说法是一个渐悟到顿悟的过程。次年夏末。我携妻去渤海弯。在一个火成岩的小岛上。我赤裸着脊背面对那黝黑的亿万年前从海底喷涌而出的岩浆格物致知。浓稠的形态,凝固的跃动和勃发,火山岩海礁它的是什么?海鸥落在上面它就是陆地,战士站在上面它是哨位,海女站在上面它是望夫崖,人群跪对它,它就是祭台,孩子站上它,它是欢乐,青年男女站上它,它是爱情。我突然觉得它应该是一尊雕塑的基座,“思想者”的基座。飞扬的思想超越他凝视的前方,一个目光不及的空朦的意域。《华严经》:“故一尘之内有大千经卷”。一粒尘土包含大千世界,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那一羽被太阳照耀的雪花,它浅淡的橙色不就是佛光的清静之色吗?清静之色催生了万紫千红的世界。我从背包里面取出《六祖坛经》打算把把太阳雪写在空白处。但是我犹豫了,宗教是不可以涂鸦的,你可以不信仰但是不可以亵渎。而《结构存在论》不是宗教,是“一门自由的现象学”。于是这本书的末页留下了我的顿悟。
 
七绝 太阳雪
意域空朦看远荒,
晕光橙羽入弥煌。
一尘浅染无间正,
万树梅花尽彩装。

游记

 大寒梅花谷,观梅尽在观雪梅,至兴却在太阳雪。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到2月4号或5号。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瑞香花也称风流花。这一般指江南一带。元 袁华 《水调歌头》词:"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苏州”。 在南京大寒时节早梅已经开放。如2018年南京国际梅花节的开始时间是2月4日。此时梅花已经盛开。梅花争先,信花稍后。
梅花谷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梅花山梅园始建于1929年,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13000余株梅树,被称为“天下第一梅山”和“中国第一梅花山”,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梅花山梅园以品种奇特著称,来此赏梅的游人摩肩接踵,高潮时节每天都在十万以上,南京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
“梅花喜欢漫天雪”,观梅尽在观雪梅,而至兴却在太阳雪。笔者在梅花谷赏梅恰遇太阳雪。太阳雪,多发生于江南初春冬末。落雪时天本该朦胧,而日显银黄,晕照晴朗,山野空灵剔透,连远处的飞雪如丝都缕缕可见。是江南美景奇景。
含章殿:南朝刘宋宫殿名,在都城建康(今南京)。相传寿阳公主(武帝女)在含章殿檐外 ,梅花飘著其额,寿阳公主的额头就留下了梅花妆,有如盛开的梅花妩媚动人。之后历代诗人咏梅多用此典,谓之含章梅妆。
殿闼:宫殿的侧门。这里指宫殿外近处。梅花谷仿古建筑含章殿外有寿阳公主卧像雕塑。

生春:唐 元稹诗,何处生春早,春生云色中。
晕光:彩虹的光彩。 南朝·梁·江淹 《赤虹赋》:"正逢岩崖相照,雨云烂色,俄而雄虹赫然,晕光耀水.”。出现太阳雪的时候,高空水汽充分,虽然不会出现彩虹,但是会出现日晕。
银黄:"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出自《汉书·酷吏传·杨朴》。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借指高官显爵。《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这里指金银的光泽,是色彩。太阳雪,太阳不那么炽烈。烁以银黄。
一尘:《华严经》“故一尘之内有大千经卷”。
无间正:佛家对颜色的划分。间色包括“绯红紫绿碧”,正色包括“青黄白赤黑”。佛家的清静之色就是这“五光十色”以外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雪羽橙灿,一尘不染,霓漫辉煌,这就是太阳雪的氛围之色。
绿腰:又称绿幺,宋代的宫廷乐舞。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出自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枌》。指相互倾心。荞麦花白色,因为诗经成为爱情的花语。
“空洞的意义”和文本:
杜甫·七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值得探究的是,即便不知道作者是谁和这首诗的背景,一样可以感觉到作品表达的喜悦的心情。这种喜悦的心情是文本表达的。不是背景表达的。所以文本为根本,背景是参考。如: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央视诗词大会给出的考题:
他愁的原因可能是?A旅费不足寄宿客船;B国家动乱自己漂泊:C环境凄凉疾病缠身。
这个题目问的是背景。张继当时的境况有两说。一说科举没有考上,二说考上了但暂时无缺。权且当没有考上,张继是不是就愁眉不展,都是“负能量”呢?而回答这个问题仍然要从文本入手。张继的愁是什么愁?愁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大的一种心境。穷的揭不开锅愁,钱多的不知道怎么用也可以说愁。形容旅途的愁用的上一个闲字----闲愁。闲愁未必是闲的发愁。可以是利用旅途的闲暇调整心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闲愁,李清照难道不是在调整情绪?那张继调整的怎么样呢?还是要看文本: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关键句。船到的够早。寺庙半夜敲钟不是初一就是十五。下船的人必定是各忙各的。有抢“头柱香”的香客。有无利不起早的商人。有赶脚卖点小鱼小虾的小百姓。或许还有“程门立雪”拜师学艺的后生。总之生活还在继续。没考上不是丢了江山的愁,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张继在钟声里感悟到了时空还在运转,人生还有希望,应该继续奋斗。“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就是时空,张继这样写应该是有用意的。这首诗应该有“正能量”。尽管人去船空,空船也有“空洞的意义”。丹麦哲学家杰斯怕·凯勒斯特拉说这叫“语义外在论”。按照他的说法“空船”这个“命题的信念态度是表征世界的方式”。
按文本解释诗句可能会被批评为肤浅。需要说明理解诗句不是不需要背景材料,只按照字面解释就够了。而是背景材料也属于“语义外在”的部分。环境再差能不能有点“乐观主义精神”?心情是文本表达的,不是背景表达的。背景只是参考。而且诗即便是按字面解释也不不见得就肤浅。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还是央视诗词大赛。嘉宾根据诗意画了一幅画。画中的人物是坐着的。据说赛后受到了专家的批评。说“坐”在文言中当“因为”讲,理解成“坐着”就错了。而坐的本意是坐下的意思。“因为”是坐的引申意义。找原因大家坐下来讨论。坐是形意文字。一圈人围着土台子祭坛。屁股落在脚后跟上直着腰谓之坐。讨论重大问题在宗庙内,就是所谓“庙算”,算不出来就占卜,屁股离开脚后跟头磕在地上谓之叩。可见算不出来才占,屁股坐在脚后跟上是算得出来。所以才有大人教孩子“你用脚后跟想一想”。实乃最高境界。坐而者论道也。直接使用本意“坐下来”看红叶有何不可呢?如果理解为“因为喜欢所以停车坐下来看”应该也可以。既使用本意也使用引申意义,这叫“无意识”。就是《心经》讲的“无意识界”“无意识因”。而我们终归是在的读诗,不是在读哲学。看看哲学书是好的,但别指望去当哲学家。朱子云诗乃“小学”。“无意识”的读,诗才是诗。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21-01-24 07:55 ,被阅读过 241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24) 查看   收藏(1)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2)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也可以通过“诗词吾爱”APP访问:
方法一、在您的手机应用市场、应用商店、App Store上搜索“诗词吾爱”,然后安装。
方法二、用手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通过“应用宝”安装。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