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的原理一百三十六(怎样从实际生活体会修养)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8-25 00:13   点击:1000   评论:3  
五绝 以诗代序
幸福不难寻,无非凭个心。胸怀无限远,天下尽甘霖。


写诗的原理



一百三十六、怎样从实际生活体会修养

接着上个话题。理想既是人类走在规律上的一种伟大精神意志和这样的觉醒意识,也是不以生活满足与否来衡量的一种实际追求。人在有理想情形下,生活再艰苦,环境再恶劣,只要能对准目标就有满足感,每前进一步都是成就,这就是幸福。

理想是时刻让人感觉有希望的精神力量,且是随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创造性力量。因为在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意识就是幸福意识,这让理想成了无比美好的精神支柱,既没有什么可以阻碍因理想而物质变精神,充满对全人类的贡献意识,哪怕献出生命,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因幸福而精神变物质,以切实行动和成绩做出具体的证 明。

换个角度讲,幸福可以从不幸福中找到,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不是用不幸福追求来的,实际是,不幸福中根本没有追求幸福的力量,只有简单生存意识,物质生活较量,人与人攀比欲望,人上人的快感和对人性的迷茫,必须通过理想给日复一日生活中空洞的精神,注入坚定的灵魂和由灵魂激发出来的无穷无尽的能量,才能抱着永远执着的幸福愿景,去找到心目中真正的幸福。

这其实就是生活的真谛,总是从胸怀幸福到实际幸福,又从实际幸福到胸怀更高幸福,循环往复,水涨船高的过程,既反映着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伟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也反映着有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后,人类才真正懂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因此真正懂得了该怎么生活和以什么为幸福。

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已经证 明,共产主义理想目标虽远,却是其信仰者的一股远大精神意志和这样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种揭示和代表了人类发展规律的远大情怀,从当年看,即使社会主义蓝图再好,谁会为一个看不到,有可能也活不到、得不到的空幻场面,抛头颅洒热血?恐怕非外国的堂吉诃德莫属。

这也是当今的人,为什么在放下共产主义理想后,宁纷纷喊着“活在当下”而急功近利,也不肯抱有更远大精神的原因。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超越眼前利益的精神抱负。此情此景,道德难不滑坡,金钱难不至上,腐朽作风难不回潮,资本主义侵蚀难不容易,毕竟没有人愿意抱着不信任的“画饼”活着。

人的生活其实不过就这么点道理,如何看幸福也不过就在其中了。在生存上,除了健康差异,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客观上人与人对的物质的需要,基本没什么分别。

在生活上,因为活动是生存的意义,每个人的认识开始有了不同,在性格、习惯、信仰、学识、能力、尊严、体面等作用下,对物质的需要便自然有了不同,这就让生活需要多少物质,很难说清。

然而,仍从客观来讲,生活最起码有围绕生存的一面,况且人与人没有三头六臂之分,这仍让满足基本生活对物质的需要,也大体相近。

因此不难明白,基于一般客观情况的生活,对物质的需要并不多,恰恰是人的精神对物质提出了超越客观生活的要求,让“满足”二字从此说不清,幸福也说不清。

这就要问:为什么说不清?是说得清好,还是说不清好?实际是说得清好,因为亮堂堂走路比黑灯瞎火摸着走强,但是一些人偏说越不清楚越有刺激感,也难怪这样的人做了花钱看球的众里看客,成不了踢球的人。

生存对物质的需要,是对劳动提出的需要,这是物质变精神,生活对物质的需要,也是对劳动的需要,仍属于物质变精神,但这两方面需要,在周围世界有平等氛围是一样,相反又是一样,更何况人自有别,所以总是因人而异的结果。

之所以因人而异?既有性格、习惯、能力等人与人客观差异的原因,也有尊严、体面、认识等人与人主观差异的原因,这便让生活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尤其精神对物质的需要,如果一个人靠精神能变得出来,或可好说,如果变不出来呢?在需要不会停止的情形下,是不是要想尽办法,哪怕跨过劳动也要精神变物质?

物质和精神一旦跨过劳动,或有这样的意识,生活还能老老实实走在规律上吗?物质是生活基础,没有合理的精神跟着,人永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也就没有幸福。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和幸福,常常让人说不清的原因。

概括而言,只要中国还是保持革命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无论生活中怎么追求物质,都无法抛开共产主义理想谈幸福,这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变精神的问题了,而是精神变物质问题,是主观主义看不到的精神变物质问题。

纵然在发展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可以分步割裂对待,但在精神意识、思想感情、观念认识方面,能否同样分步割裂对待?客观上可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为相当长,但理想可否也这般短视和僵死,甚至完全放弃理想?如此能否顺利走过初级阶段,而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并时刻指向共产主义?其结果能否由主观意志转移?

换言之,时刻指向共产主义的今天和未来,对中华民族是不是意味最大的物质和幸福?想必一直以来的做法已经证 明,共产主义理想一旦淡化,就很难唤回来。

在社会主义中国,只要相信制度优越性,况且有资本主义做对照教材,致富再怎么紧迫也是时间之易事,唯时不我待解决好普遍做什么样人的问题,特别是做什么样的大多数人、做什么样的少数人,这才是难事。

归根结底,生活是做人,能做人就不愁物质。做人要有灵魂,要有精神,要做走在规律上的人,要通过时刻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把人变得越来越成熟理性起来,变得能够适应和跟得上社会主义先进性的人,而这离开了远大目标是没法支撑起来的,除了自我蒙蔽,也不可能找到幸福。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