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羽佳蒙汜 男  
  • 注册日期:2017-03-06
  • 最近登录:2024-02-11
  • 粉丝人数:17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诗人的眼光是怎样炼成的?

羽佳蒙汜 发布于2020-08-26 07:12   点击:831   评论:4  
我的讲课从一首诗开始!这首诗就是:
——40岁,步《秋兴》第四首韵
人生宛若一盘棋,夜梦成空如觉悲。
十载飞魂心滴血,三同俯首体虚时。
疾风催竹伤身直,暴雨醒颅促骋驰。
四十余斤清白肉,东流入海费深思。
注释:1969年,十年内乱期间,正直揭批乱斗,余体重已从136斤剩90斤了,四肢无力,还要**爬起来办事,有话难说,造反派还在掌权,天晓得矣!
请问:大家知不知道这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东方点评:
这是李良琛先生的著作《淡竹掠影》中步《秋兴》第四首!
首联直接起兴,直入主题,回答了什么是人生这样一个永恒的话题,有感而发。在诗人心中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即出句:“人生宛若一盘棋,”。此句又“人生如棋”化来,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但是,在诗人化入他的诗中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一样在哪里呢?这要从诗人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也就是人生的阅历中去寻找,这是诗人对那一段历史的深刻总结后得出的结论。那么,这句看似再寻常不过的语言便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意义!对句:“夜梦成空如觉悲。”,便对此做了一个回答,一个“空”和一个“悲”即是诗人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感受,在这首七律中也为接下来的描写打下了一个基本的基调。中二联“十载飞魂心滴血,三同俯首体虚时。疾风催竹伤身直,暴雨醒颅促骋chěng驰。”以写实为主,主要写了十年内乱期间诗人所受到的身体和心灵的摧残。但是,这里可见诗人的精神所在和人格魅力!这一点从“促”字可见一斑,诗人并没有被**,并没有被斗垮。“醒颅”,颅是头颅,醒是清醒。有个成语叫“醍醐灌顶”,我不知道大家对此有没有清楚的理解和现实的感受。但是,我们的诗人他有,诗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清醒了,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而是“促骋驰”。这里我想到两句话:一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二句是“泰山压顶不弯腰”。这是对“直”另外的一种诠释!直的的本意,入声。字义有以下几种:
1.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2.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6.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8. 姓。
但是,这里“直”仿佛成了诗人品格的一种象征!
尾联:“四十余斤清白肉,东流入海费深思。”——最令人难忘的,也是这首七言律诗的精华所在,就是“四十余斤清白肉”,可以说,这七个字,字字千钧。令人眼前一亮!这句话是直白的,直白到妇孺能详,但是,这七个字的感染力又是巨大的,巨大到让读者能够从这七个字中读到那段历史!尾联的对句又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空间。这就是:“天晓得矣!”,毕竟,这段历史尚没有定论,所以:“东流入海费深思。”,功过自有评说,留与后人去思考吧!
下面讲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fù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suì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kàn)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jiǒng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李益的鹳雀楼诗是一首七律,抄录如下,一并欣赏。
          同崔邻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  汀州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  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  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  远月非春亦自伤。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5)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