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20-07-30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13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拗救学习材料

徵羽青衣「莲侍御」 发布于2021-02-20 14:53   点击:1381   评论:1  

提示:
1、有格律诗基础的可以直接看“二”。

2、下面例子中用到的竹(入声)、接(入声)、国(入声),在古韵中,都是仄声字。
………………………………………………………………………………♥

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1、五律的平仄格式只有四个类型:

A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

B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五律与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仄起式最为常见。

七律的平仄格式也有四个类型:

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律与七绝以首句入韵平起式最为常见。
……………………………………………………………………………………………………………♥
2、律诗一共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
3、律诗讲究“黏对”。

所谓“黏”,也就是上联的对句要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是同一大类。

比如上联的对句是上面的A类型,下联的出句就要是a类型;上联的对句是上面的B类型,下联的出句就要是b类型。

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和前联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致。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黏联起来。

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以五律为例,杜甫的《春望》就是aB,bA,aB,bA;李白的《送友人》就是bA,aB,bA,aB。

黏对的作用是使平仄的安排多样化。

因为如果不对,上下两联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黏,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讲究黏对能使整首诗的平仄有变化、有回环,对诗的节奏优美能起一定的作用。


二、格律诗的三种拗救

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

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的仄声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拗救。

1、b句型的拗救(三四救)

(1)五律的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

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寒山转苍翠”;

李白《赠孟浩然》的“红颜弃轩冕”;

杜甫《天末怀李白》的“凉风起天末”,又《别房太尉墓》的“他乡复行役”;

(2)七律的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四)的“蜀主窥吴幸三峡”,又《咏怀古迹》(其五)的“伯仲之间见伊吕”。

这就是说五律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七律的第五字拗,第六字救。

诗人们最喜欢把这种拗句用在尾联的出句,即第七句。

例如: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观猎)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在唐宋的格律诗中,这种拗句几乎和常规的b句型一样常见,因此也可以不认为是拗句,而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注意:这样拗救的句子,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
………………………………………………………………………………………………………………♥
2、B句型的拗救(一三救)

(1)五律的平平仄仄平,改用了仄平平仄平。

李商隐《蝉》的“故园芜欲平”。

(2)七律的仄仄平平仄仄平,改用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如苏轼《新城道中》的“溪柳自摇沙水清”;

陆游《夜泊水村》的“双鬓向人无再青”;

在B句型中,五律的第一个字、七律的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就犯孤平。因为不用平声,整句中除了韵脚,只有一个平声字,这是律诗大忌。

B句型的拗救中,五律的第三字、七律的第五字补偿了一个平声字,这样就避免了孤平。

还要注意,孤平是就B句型说的,仄收的句子(a和b型)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

例如李白《送友人》的“此地一为别”;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都只算拗句,不算孤平。
…………………………………………………………………………………………………………………………
3、a句型的拗救

(1)五律的仄仄平平仄,第三个字用了仄声,诗人往往在对句第三字改用个平声来补救。

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改 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如李白《赠孟浩然》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天末怀李白》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2)七律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五个字用了仄声,诗人往往在对句第五字改用个平声来补救。

也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 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如王维《辋川别业》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这种拗救常常和B句型的拗救结合起来。

如:李商隐《蝉》:“薄宦梗犹泛,故园芜欲平”。

“梗”是a句型的拗,“故”是B句型的拗,“芜”字两救。

又如:苏轼《新城道中》:“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竹”、“自”都拗,“沙”字两救。

这种a句型的拗句也可以不救。

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李白《送友人》一诗中,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也是拗而不救;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拗有救。

但是这种句型五律的五律的第四字或七律的第六字用了仄声(有时是三四或五六两字都用了仄声),那么就必须在对句相救。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字拗,“吹”字救。

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有万”拗,“无”字救。同时还和B句型的拗救相结合,“无”字还救本句的“向”字。


三、总结

从前学诗的人有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则是固定的。

为什么不提第七个字呢?因为第七字平仄的固定是容易了解的,就用不着说了。这是就七律说的。五律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两句对初学的人有一些帮助,但也引起一些误会,因为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对于仄收的句子(a和b型)来说,的确是一三五不论(五律是一三不论);对于平收的句子(A和B型),来说,那就不然了。

上面讲到的例子,B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五律的第一字、七律的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犯孤平。

A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五律的第三字、七律的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否则最后三字变为平平平,是所谓的三平调。而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1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